
湖北省近日發布第7號省河湖長令。連日來,湖北省多地聞“令”而動,聽“令”而行,部署開展碧水保衛戰“幸福河湖共同締造”行動。
“共護河湖岸線空間”是本次“幸福河湖共同締造”行動主要任務之一。作為武漢長江支流青山港楠姆段的河湖長,鮑雙英以前的工作路線都是繞著青山港走,居民們有事兒找她,都要來水邊。而如今,走街串巷,去幫居民們查找家里的“水”問題,已成為她的日常工作。
“現在水岸線保護已經比較成熟了,所以我們延伸到陸域上。像地勢比較低洼且沒有物業的居民樓是我們巡查的重點。”她介紹。目前,武漢市青山區已將11個街道細分為21個陸域巡查網格,并為每個網格配備巡查員,每天巡查、上門宣傳,嚴防居民、商鋪將污水亂潑、垃圾亂倒。不僅如此,流域內居民們也主動參與到了河湖保護中來,讓生活污染源止于陸地。
開展水生態科學動態監測是持續推動河湖水質改善的基礎。在荊門市沙洋縣,當地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水資源與水環境監測中心采樣人員正與華中農業大學技術團隊合作開展長湖水域水生態監測評價。工作組先后在5個監測站點,使用浮游生物網、分樣篩、采泥器等專業器具現場采集水樣。
荊門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水資源與水環境監測中心采樣人員袁劍介紹,現場主要是進行樣品的采集。下一步,將進一步拓展監測范圍,提高監測頻次,增加監測指標。
湖北省第7號河湖長令提出,要發動更多群眾參與河湖保護治理和監督,持續改善人居水環境,共享河湖優美生境。在孝感云夢縣沙河鄉伍湖村,下任灣塘“塘長”林剛正和清漂志愿者們以及操作割草機的師傅圍坐一起,商量當天的清淤除草工作。任務確定后,大家各司其職,開始工作。據了解,本次“幸福河湖共同締造”行動主要任務還包括:共謀河湖流域規劃,推動各部門落實《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共治河湖水質,強化源頭治理,持續推動河湖水質改善;共創河湖和諧文化,發掘創新荊楚水文化,引導社會公眾參與河湖保護等。
湖北省水利廳河湖長制工作處處長陳學福透露:到2024年3月底前湖北要分三個層級完成“九個一”的目標。分別是:省級層面印發一個“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方案”,制定一個“幸福河湖成效評價體系”,建立一項“幸福河湖建設激勵機制”;市縣級出臺一批“流域綜合治理規劃成果”,建設一個本級“試點幸福河湖”,形成一套“幸福河湖管護工作機制”;鄉村級整治一批“小微水體”,建成一個“幸福河湖生態示范村灣(社區)”,建立一套“河湖管護村規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