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是全國13個水稻主產大省之一,當前,多地中稻陸續進入收割期,各地利用晴好天氣,加緊搶收搶種,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嘉魚縣官橋鎮的兩湖村試種的4000多畝巨型水稻,迎來豐收。它高達2米,比普通水稻的穗更長、粒更多。
咸寧嘉魚縣西涼湖外洲生態農業合作社負責人程起平:“我們測產是(畝產)1700到1800斤,常規稻應該是(畝產)1000到1200斤左右,說明‘巨型稻’相對常規稻它要耐旱,對產量的影響沒有那么明顯。”
“巨型稻”具有高產、抗病蟲害、耐淹澇和耐旱的特點。今年持續高溫少雨,“巨型稻”還能喜獲豐收,讓嘉魚縣計劃明年把種植面積擴大至1萬畝。
在湖北,中稻占水稻總產的80%以上。這幾天,谷城縣茨河鎮的中稻也迎來豐收。
襄陽市谷城縣茨河鎮陶灣村種糧大戶胡甫勇:“今年我種了280多畝地,平均畝產大約在1200到1300斤。”
茨河鎮貢米歷史悠久,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這個夏天,茨河鎮的6座水庫全部開閘放水,10個泵站24小時待命,有效緩解了旱情,預計今年總產量可達1.3萬噸。
襄陽市谷城縣茨河鎮陶灣村黨支部書記聶立江:“我們在水稻揚花的時候,保持在15天內連續放水,個別農戶水田放不到水的,我們組織用抽水機從河道里面抽水灌溉,保證他們不減產、水稻不受損失。”
在枝江市,近30萬畝中稻已經開鐮,當地農業部門從外省調用農機手,投入300臺大中型收割機。在宣恩縣,高溫天氣導致水稻、黃豆等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為減輕損失,當地因地制宜,由以往補種蔬菜,調整為補種經濟效益更高的油菜作物。
恩施宣恩縣沙道溝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劉敏:“目前我們沙道溝鎮已經采購2500畝油菜種,近期正在下發至幾個重點村,正在搞業務培訓指導。旱期一過,馬上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