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一段時間,湖北省大部分地區仍將以高溫晴熱天氣為主,旱情有可能進一步加劇。目前,湖北省水利廳已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全力保障居民飲水和農業生產用水。
棗陽市:利用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調水3500萬方
在一些常年易干旱區域,近幾年湖北新修的一些引調水工程開始發揮作用。為保鄂北崗地百萬畝農作物灌溉用水,7月下旬以來,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持續已向棗陽調水3500萬方。其中,1300萬方用于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另外2200萬方進入河道用農業生產用水。
襄陽棗陽市水利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李明合:“通過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引來丹江水,大崗坡、石臺寺兩大泵站從唐河提客水,及時將抗旱用水送到田間地頭,全力解決缺水區域抗旱灌溉難題,截至目前已提供抗旱用水2.7億多立方米。”
襄陽棗陽市七方鎮安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安林:“全村5000畝耕地,現已抗旱4800畝左右,剩下的200畝近兩天全部抗完,如果沒有水利部門的及時供水,全村的農作物受災面積要達到90%,減產70%。”
恩施市:12天修建5.8公里輸水管線 引自來水進村
恩施州恩施市向家街組村民劉自平:“洗菜、洗澡、洗衣服、洗碗都方便了。”
7月下旬以來,恩施市龍鳳鎮水源地響板水庫降至死水位以下,附近5個村出現缺水。當地投資400多萬,修建了一條5.8公里長的輸水管線,從城區供水管網中輸水進村,解決周邊15000人的吃水問題。
恩施州恩施市硒泉供水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肖堯:“原本15天的工期,我們施工隊伍24小時加班加點,提前3天達到了全線通水的效果。”
在一些不具備管線輸水條件的地方,恩施州還用上了消防車應急保障生產生活用水。
沙洋縣:用上噴灌設備 節水3至4成
保水不易,節水更顯彌足珍貴。在荊門沙洋縣,當地為棉田裝上噴灌設備,相較于傳統的漫灌,可實現節水30%到40%。
荊門沙洋縣李市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王標:“不論是高田還是低田,都能夠均勻地受水,還能夠節水,噴灌設施,在我們全鎮使用面積大概占60%左右的面積。”
截止14日,全省已累計投入抗旱資金5.1億元,投入抗旱泵站11595座,機電井10344眼、機動抗旱設備22.7萬臺套。省內31個縣 (市、區)采取應急送水方式保障98個行政村15149人生活用水;全省水利工程每天引調水近2億立方米,其中沿長江、漢江泵站日均引水5700萬立方米。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再生態的原則,千方百計滿足群眾生活飲水和農業灌溉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