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頭條新聞
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述評之三
2021-08-11 09:14:0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 題: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述評之三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樊曦、葉昊鳴

  “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

  “十四五”開局之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補短板、解難題,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

  “幸好有政府牽頭對危舊房進行修繕,如今房子不漏雨了,還增加了廁所和廚房,解決了期盼多年的實際問題。”在重慶市磁器口正街18號居住了30多年的居民陳天佑告訴記者,他家的房屋長期漏雨,一次大的暴風雨甚至能直接把屋頂吹開。

  嘉陵江畔的千年古鎮磁器口是重慶市一張響亮的名片,但由于地處中心城區,景區、工廠、棚戶區、居民小區交雜在一起。居民房屋年久失修、游客觀光體驗不佳等問題愈發凸顯。

  為此,磁器口所在的重慶沙坪壩區系統謀劃,綜合施策,下大力氣對磁器口片區進行整體提檔升級。“急難愁盼”問題逐一化解,“巴渝第一古鎮”重煥新生。

  “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直抵人心。

  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著力補短板、解難題、兜底線,提高公共服務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夯實民生之本: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3.5%,企業經營活力不斷恢復,人力資源市場呈現供需兩旺;

  加強權益保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共同印發《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為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構筑權益“防護網”;

  規范義務教育:重點推進特大城市和人口流入重點地區進一步完善入學政策,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堅持依法治理、綜合施策;

  堅持“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發展租賃住房,落實用地、稅收等支持政策;

  深入推進醫改:國辦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要求“進一步推廣三明市醫改經驗,加快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

  ……

  沈陽市沈北新區大辛二社區的衛生所內,干了20多年村醫的李洋指著遠程會診屏幕向記者介紹,現在自己看不了的病可以通過視頻聯系沈北新區中心醫院進行專家會診,居民看病方便了很多。而坐在李洋對面的,是中心醫院派來的呼吸內科醫生。“這里的社區衛生所,可不再是只能開點基礎藥的‘藥房’了。”李洋說。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區。今年2月1日,沈北新區醫療集團正式掛牌成立,實行“一竿子管到村”的醫療模式改革,把百姓急盼的“在家門口放心看好病”努力變為現實。

  針對近期全國出現的多點散發疫情,各地、各部門采取果斷措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斷強化聯防聯控。截至8月4日,全國新冠疫苗接種超17億劑次。

  謀發展、開新局,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片森林價值幾何?在福建三明有獨到的“算法”。

  “村里一棵樹沒砍,靠賣碳票就掙了14萬多元。”夏日陽光下,高唐鎮常口村村支書張林順坐在村口一棵大樹下告訴記者。在他身旁,金溪河緩緩流過,岸邊是幾千畝天然闊葉林。

  今年5月份,全國首批林業碳票在三明市簽發。常口村領到的碳票涉及村里3197畝生態公益林。

  三明市林業局副局長陳美高介紹,碳票是以林木生長量增量為測算基礎換算成的碳減排量,從而把“空氣”變成可交易、可收儲、可貸款的“真金白銀”。

  保護生態環境,是創造高品質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眾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識和呼聲。”

  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放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新時代開創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良性互動的新境界。

  北京,海淀區石油共生大院,工業風的建筑映入眼簾,老式的紅磚墻、石油管道融合空中連廊,設計新穎。但在兩年前,這里還是一幅滿眼衰敗、空間雜亂的景象。

  “從滿足居民的生存需求,到滿足文化健體、養老育兒的升級需求,再到規劃滿足科技交流等新需求,街道黨工委在盡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世紀70年代就居住在大院的居民朱開成說。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四五”開局之年上半程,中國經濟同比增長12.7%,呈現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態勢。同時,百姓生活指標穩步發展——夏糧總產量超1.4億噸喜獲豐收,居民收入同步持續增長,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市場預期回穩向好……

  “經濟穩定恢復為居民收入增長提供良好基礎,也為下一階段收入增長提供了較好支撐,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相得益彰。”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說。

  抓銜接、促振興,在更高起點謀劃推進共同富裕

  盛夏時日,蔬果飄香,陜西省麟游縣酒房鎮秦綠農業科技產業園內一派熱鬧豐收景象。員工辛勤勞動,第一茬甘藍、白菜采收已近尾聲,第二茬蔬菜栽植也將開始。“掌握好時間節點,精心作務,才能種成上好有機菜。”陜西秦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佳樂說。

  在企業示范引領帶動的作用下,酒房鎮今年蔬菜種植面積達1.5萬畝,全鎮500余戶群眾依托蔬菜產業,戶均增收萬元以上。曾經的脫貧攻堅主戰場,如今在奔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上穩步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把產業培育、企業發展同群眾就業、鄉村振興、民族團結更好統籌起來,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產業振興是農民增收的有力保障,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涵。

  蓮子飲料、蓮花盆景等新產品在市場嶄露頭角,在冊從事湘蓮加工制作企業超過200家……隨著產品創新和市場需求上升,湖南省湘潭縣花石鎮正在開啟新一輪的湘蓮產業。

  花石鎮因蓮而興,依靠蓮子成了湖南省首批10個農業特色小鎮之一,近幾年通過探索創新,轉變思路,在蓮子產品創新的基礎上增加了集觀光、采摘、休閑等方式于一體的發展模式,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增加了當地人員就業,“蓮經濟”的蓬勃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新亮點。

  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公布,聚焦改善脫貧地區發展條件、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6月,我國第一部以“鄉村振興”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正式施行,圍繞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這個核心,針對城鄉融合發展、人才資金等要素支持、工作責任落實等問題提出了一攬子舉措;

  7月,全國“萬企興萬村”行動啟動,以產業振興為抓手,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前不久,《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正式發布。如今,浙江全省上下紛紛動員起來,各地區抓落實、作部署、定方案,朝著2025年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2035年基本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探索前進,也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做出示范。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五月婷婷在线观看 | 天堂mv手机在线mv观看午夜版 | 午夜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欧洲aⅴ在线不卡视频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22 | 色婷婷精品大全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