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喝牛奶會致癌?莫因誤讀研究結果引起恐慌
2019-01-11 11:11:25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 日前,經大數據分析、專家初評等階段,“典贊·2018科普中國”活動“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前二十入圍名單出爐。在入圍榜單中,與人們日常飲食相關的謠言頻繁“現身”,“牛奶致癌”就是其中之一。
有說法稱,喝牛奶會使人性早熟、腦笨、縮短生命、激發癌細胞,十分危害健康,“牛奶致癌”“喝牛奶反而缺鈣”“奶品中的化學物質違抗自然遭天譴”等聲音也在網上流傳。該說法還列舉了眾多文獻依據為證,如坎貝爾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來增加可信度。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牛奶致癌”是公眾對一項實驗研究的錯誤解讀。在該研究中,大鼠需要攝入強致癌物黃曲霉毒素B1誘發癌癥,同時比較吃酪蛋白(來自牛奶)飼料和大豆蛋白飼料的大鼠發生肝癌的情況,結果吃酪蛋白的大鼠患癌更多。實際上,如果沒有黃曲霉毒素誘發癌癥,兩組大鼠都不會得肝癌,而且該研究的結論也不能直接外推到人。有關牛奶與癌癥的流行病學調查證據也說明,當前膳食指南推薦的牛奶攝入量(約每天一杯)并不會增加癌癥風險。
本文由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專家團隊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