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標累死自己,餓死同行!”這是招投標領域的一句俗語。當前,很多地方存在一批職業圍標串標人,他們像蝗蟲一樣,甚至能串聯起近百家公司圍標,導致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現象產生。
為進一步規范招投標市場秩序,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大力圍剿招投標亂象問題,嚴厲打擊“圍標江湖”,建立了湖北省省公共資源交易電子監督平臺,利用系統識別功能,發現制作招標文件機器碼一致、IP地址一致的違法企業35家;建立了聯動執法工作機制,聯合有關部門查處了23家企業圍標串標案件,罰款2000余萬元,并開展了省直部門、省屬高校、小火電、扶貧項目招投標問題治理工作。2017年以來,湖北省各級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招投標違法案件87件131人,形成對招投標亂象的圍剿之勢,有力震懾了違法違規行為。
9月19日,記者隨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一行來到黃岡市,了解圍剿招投標亂象工作成效。
黃岡市從2017年4月啟動“亮劍行動”,在全市廣泛宣傳,刮起了行業暴風。“以前一提到招投標,大家都會覺得太假太亂。”黃岡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董成鋼告訴記者,招投標亂象主要是假借資質、圍標串標和違法轉包分包。招投標亂象涉及招標單位、投標人、代理公司、評標專家,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現象。比如借資質的事情,歷史形成已久,有的企業習慣性出借資質,比較隱蔽難查。
湖北大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招標部經理李玉從事這個行業多年,對招投標亂象深有感觸。他所在的公司每年要組織一百多場評標會,金額達到三十多個億,他說:“以前工程項目公開招標后投標人特別多,大點的項目竟然可以有幾百家來投標,評標室都擠不下了,秩序都很難維持。而正常情況下投標單位來個幾十家算比較正常的。其中就有那種一次組織幾十家公司來串標的職業投標人”。
不僅如此,就連在整個評標過程中起核心作用的評標專家也亂象頻出,“有些專家為了幾千元的評標費,和投標人糾纏不清,有失公允。”
針對招投標亂象,為進一步加強對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監督執法,嚴格規范公共資源招標投標活動,2017年4月25日,黃岡市召開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全體會議,安排部署打擊圍標串標“亮劍行動”。會議強調,要將“亮劍行動”作為今年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的“頭號任務”,對亮劍行動中發現的違規問題,要依法查處到位、責任追究到位,凡已查辦落實的案件,不管涉及到誰,不管其后臺有多硬,都要一查到底,依法處理。
亮劍行動還在繼續進行中,截止2017年底,“亮劍行動”便取得了豐碩成果。黃岡市全市公共資源交易部門共聯合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檢查項目437個,發現問題線索226條,查處違法違規案件186件。其中,查處應招未招案99件,串通投標案27件,其他違法違規行為60件。
黃岡市市政工程協會會長、振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運峰表示:“以前一個土地平整的小項目,竟然能來300多家競標,上千人到達現場,‘亮劍行動’實施后,情況好多了,一些職業串標人都不來參加了,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
余敏是湖北保都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她的公司一年代理近1000個政府采購項目,代理金額可達10億。“以前很亂的時候,會有很多投訴質疑。一個項目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處理問題后才能啟動。現在明顯感到市場更規范了,投訴少了,效率也高了。”至于服務層面,記者隨機采訪的振天建設集團董事長馬云峰答道,“服務很好,有事必復,效率很高。”
“公共資源交易監監管線很長,覆蓋面很寬,市場主體很多,涉及行業很多,必須多個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魯江表示,我省在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方面,一直以來是有政治勇氣,有大局意識,敢于面對,勇于亮劍;聯動執法,合力圍剿。(記者 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