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前夕,阿里巴巴四名技術人員利用自寫腳本“刷單”搶月餅被開除的事件引發網絡熱議。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武漢,年輕男子鄒某利用網絡免費程序改寫月餅券積分兌換規則,盜兌某連鎖蛋糕店月餅提貨券312張,價值人民幣45900元。近日,鄒某因涉嫌盜竊罪被江漢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
今年中秋節前,為回饋客戶,一家提供汽車美容、維修等服務的平臺“車寶寶”與國內某知名蛋糕店合作,在其微信銷售平臺推出積分兌換月餅的活動。8月8日,該公司技術人員維護微信號時,發現8月4日至8日期間,一位微信用戶通過“車寶寶積分兌換月餅券”的方式頻繁交易312筆,而且兌換比例也被修改,僅用312個車寶寶積分就購買了價值45900元的月餅券。根據一個積分市場價0.5元折算,該用戶僅花費156元便獲得了總值4萬多元的有價電子券,車寶寶公司實際損失人民幣45744元。該公司遂報警。
進行非法操作的客戶正是鄒某。鄒某,男,27歲,大學文化程度,江西撫州人,暫無職業。據鄒某交代,他很早就關注了車寶寶的公眾號,今年4月,他發現該公眾號兌換數據沒有加密,“就想著可以用軟件攔截公眾號數據,然后修改,再發回給公眾號,以實現隨意兌換禮品券的目的。”
由于兌換必須使用積分,鄒某專門花300元購買了一張內含600積分的車寶寶卡;為避免手機號暴露,他還在某網絡接碼平臺上獲取了一個臨時手機號,以幫助接收驗證碼。一切準備就緒,8月4日至8日,鄒某利用軟件和卡中積分,修改兌換比例后,以1個積分兌換100元或200元月餅券的方式,連續5天兌換出總額45900元的有價券。
獲得月餅券后,鄒某立刻在58同城、二手閑魚、得意生活等交易網站上發帖低價變賣,以求變現。據鄒某供述,“共有4個人購買過,都是通過網絡聯系的。約好見面后,帶他們去不同的門店取月餅,他們再支付現金,一共賣出去一萬多元,都用于平時消費了。”
8月17日,鄒某想送一盒月餅給朋友,拜托對方幫忙推銷月餅券,便到東湖附近的一家蛋糕店提貨。鄒某使用被盜電子券的記錄很快被警方獲悉,當晚11時許,民警在地鐵出口將其抓獲,鄒某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鄒某所竊取的電子月餅券屬于盜竊不記名、不掛失的有價支付憑證。”承辦檢察官解釋道,“鄒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觸犯了《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之規定,涉嫌構成盜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