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里,室外不是炎熱難耐,就是雷雨傾盆,適合游玩的時間實在有限。于是不少家長就選擇把孩子帶到商場玩耍,江城不少商場每到暑假就變成了親子游樂園。今夏,越來越多的商場將親子活動、游樂設施、兒童劇、動漫展紛紛請進來,爭搶暑期經濟的蛋糕。而兒童親子業態,也已成為商場的“吸粉”利器,聚集的人氣也拉動了銷售的增長。
商場爭打“親子牌”
最近幾天,家住武昌團結大道的陳先生每天晚飯后都帶著女兒到附近商場里去轉轉,因為商場里有一個動漫主題展,主角是女兒最喜歡的動漫人物“餅干警長”。女兒一到商場就開心得又蹦又跳,玩半天都舍不得走,又要合影又要玩互動小游戲。陳先生笑著說,“只要說帶她來商場玩,平時不愛喝的蔬菜汁,她兩口就喝光了。”
其實,隨著暑假陸續到來,最近武漢各大商場里,孩子都成了主角,商場為他們配套的兒童業態,比例也是越來越高,多種親子活動紛紛上演。武商廣場征集兒童小畫家在箱包上繪畫;眾圓廣場把矮馬等萌獸搬到商場;群光廣場、銷品茂等商場則新增了兒童攀爬網等室內游樂設施……效果都不錯,商場里滿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記者發現,目前商場兒童業態中,除了傳統零售外,體驗游樂、早教、興趣培訓、動漫展、兒童劇、親子游戲、運動樂園等形式多樣,商場自動調整為“暑假模式”。商場人士也表示,以前兒童業態比例較低,以購物和餐飲為主,但今年暑假以來各商場明顯都增加了兒童業態的比例。
一天玩下來開銷也不少
記者發現,不少孩子的暑假完全可以變成商場的“室內版”,游玩、吃喝、培訓、休閑,看電影、打電動等,一個暑假都能泡在商場里,連著玩幾天都能不重樣。
上個周末,市民李女士帶著孩子在街道口看電影,準備回家時發現外面正下暴雨開車不方便,干脆又返回商場繼續玩。兒子在攀爬樂園玩了一個多小時,又在蛋糕DIY館里玩了一會,最后吃了晚飯才回家。“現在的年輕父母逛商場不再只是買買買,他們更注重娛樂體驗和家庭體驗,親子消費一家人都能玩,正好迎合了他們的需求。”據相關人士介紹,夏天商場有空調,環境舒適,再加上游樂配套設施到位,很多孩子都喜歡來商場逛。
記者獲悉,在商場玩一天花費其實也不低。比如攀爬、騎馬、溜冰等游樂項目,一般是50-100元一小時,兒童興趣培訓花費50-200元一小時,再加上吃飯、飲品、看電影等花費,一天起碼也得消費一兩百元。如果是參加商場舉辦的朗誦、讀書會、動漫秀等親子活動,則大多免費,有的需要購物滿額贈票。“如果品牌折扣合適,總會有需求來消費的,可以把部分剛需消費拉回商場。”商場人士表示。
親子消費拉動淡季消費
對于商場來說,夏季是傳統的淡季,天氣太熱大家懶得出門購物逛街,僅靠打折也難以吸引客流。但增加了體驗式娛樂項目后,兒童業態變成了商場客流的“吸粉利器”,間接拉動了淡季的消費。“舉辦動漫主題展首日客流明顯上升,很多都是全家出動逛商場,親子消費帶動商場營收增長,當日銷售額更是創下了新高。”群星城人士告訴記者,搞活動,從表面上看是為了拉人氣,但將豐富的人流轉化為消費才是關鍵。因此,商場的其他配套也需要調整到位,讓家長和孩子們不但玩得開心,也更愿意順便消費購物。
武漢商業總會人士介紹,雖然每個商場的定位和特點不同,但對孩子們吸引力大的活動都比較熱鬧。但目前,各大商場也存在活動創意不足、特色同質化的問題,多舉辦創意活動增加消費的樂趣,延長消費者的逗留時間,更能增加消費頻次,贏得更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