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通訊員:水文明 鄭滿星) 近日,潘橋中學聚焦學生校內外安全關鍵要點,全新發布“溫馨啟示”,為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編織起一張嚴密的安全防護網。
一 上學途中守規則,安全入校第一步
每日上學時,校門口秩序井然,同學們嚴格遵守入校要求。危險品與玩具被堅決隔絕在校門之外,刀具、打火機等危險物品,還有可能分散學習注意力的玩具,統統不得入校,動物入校也不被允許,確保校園環境的純粹安全。乘坐家長車輛的學生,上車第一件事便是系好安全帶,校門口規劃的接送區域,車輛依照指示即停即走,高效緩解交通壓力。下車瞬間,緩開門動作已成為同學們的下意識行為,眼睛先觀察周邊車輛行人動態,確認安全再邁出腳步。步行上學的孩子,始終走在人行道上,時刻留意避讓車輛,抵達學校后迅速進校,開啟充實的學習時光,不在校門口做絲毫滯留,防止出現人員聚集擁堵現象。
二 放學之后速歸家,留校等候有安排
夕陽西下,放學鈴聲響起,校園里迅速熱鬧起來又很快恢復寧靜。學生們牢記“快”字訣,放學后不在校門口三五成群地逗留,徑直踏上歸家路途,減少在外不必要的閑逛。家長未能準時來接的同學,不慌不忙地回到校園內或校門口指定等候區,安心等待家人身影出現。要是當天有特殊安排需推遲回家,懂事的孩子們會提前跟父母報備;若事出突然,也會想盡辦法,借老師電話、用智能手表等及時告知父母預計到家時間,要是順道買學習用品,也是速戰速決,買完馬不停蹄往家趕。
三 校園周邊多警惕,避險意識常相伴
圍繞校園周邊的安全隱患,“溫馨啟示”給出明確警示。網吧、游戲廳、歌舞廳這些容易讓未成年人迷失方向的場所,同學們自覺遠離,守護自己的精神凈土。上學放學路上,飄香的流動攤點雖誘人,但學生們深知其中危害,絕不購買不衛生的食品,他人丟棄的食品飲料也絕不撿拾,守護舌尖上的健康。獨自出行的孩子主動結伴,避開幽靜偏僻的小道,選人多明亮的大路前行。面對校外復雜人員,不與輟學、半輟學學生有交集,陌生人遞來的東西、搭的話一概不理會,陌生人邀請去偏僻地方更是嚴詞拒絕,心中謹記成年人有事應找成年人幫忙,而非求助孩子。一旦察覺同學間矛盾有升級苗頭、可能遭遇欺凌暴力或校外欺詐,迅速躲開,實在躲不過就先服軟,事后一定報警并告知父母老師,必要時讓家長接送上下學。偶遇吵鬧、聚集、交通事故現場,學生們克制好奇心,絕不圍觀,避免卷入是非。若發現周邊有危險品售賣或其他安全威脅,第一時間報告老師,成為校園安全的“小衛士”。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家長們積極響應學校號召,哪怕家校距離近,也堅持接送、陪同上下學,防范路上可能潛藏的交通事故、動物襲擊、拐騙、欺凌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