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長江大保護的“立規之地”,宜昌市始終牢記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湖北考察長江時“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殷殷囑托,將新發展理念落實到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以“山水輝映、藍綠交織、人城相融”為藍圖,吹響了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的號角。
宜昌市宜都市地處長江和清江的交匯之處,更是擔起三峽生態屏障的重任,以市政基礎設施為錨點,全力推進水環境治理。
近年來,隨著以縣城為載體的就地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宜都市人口與產業不斷集中,建城區持續穩定發展,市政基礎配套設施卻顯得力不從心。
“近幾年,宜都城區更新建設較快,現已形成總長超300公里的排水管網系統。新老城區交匯處難免產生各類問題,都亟待解決。”宜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分管副局長董瑋說。
為提升城市品質、改善生態環境,切實增進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宜都市住建局精心謀劃,實施了宜都市城區管網提質工程,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了城市排水系統。
施工現場
據悉,今年3月,宜都市住建局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地下管網普查工作。僅城西片區,就完成了52.2㎞的地下管線測量,排查出混接節點226處,外水排口16處,預計可排出清水5550m3/d。
針對以上問題,宜都市住建局依托管網排查結果,編制系統整治方案,在今年4月正式啟動了宜都市城西片區排水管道改造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該工程聚焦主管網升級、溝渠清淤、一體化泵站和智能分流井建設等方面,并對清江商城、萬商城等多個關鍵區域的排水管網進行了改造。
改造后的排水管網
目前,城西片區地下管網的污水收集功能和城市防洪能力有顯著提升。下游污水處理廠日進水量明顯減少,進水濃度穩定提高,“擠外水、提濃度”的既定目標已初步達成。
宜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老百姓的事就是大事,未來,該市將繼續搶抓機遇,推進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工作,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城市建設發展有“面子”,更有“里子”。(來源:宜都市住建局 通訊員譚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