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由中國科協、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年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全國總決賽在重慶落下帷幕。由武水集團蔣銳、付十車、殷孟杰3人組成的創新團隊,從全國約200個創新項目團隊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二等獎。這是武水集團自2021年參加中國創新方法大賽以來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
此前,武水集團已在2024年湖北省創新方法大賽中斬獲5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1個優勝獎;在2024年武漢市創新方法大賽中斬獲4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
武水集團參賽團隊合影
據悉,本次中國創新方法大賽以“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激發企業一線科技人員創新爭先熱情為引領,致力于打造弘揚創新文化、傳播創新方法、提升創新能力的服務平臺。
武水集團參賽隊員介紹,據相關數據統計,全國制水廠數量約達 3000余座,每年全國用水總量高達約5900多億立方米,人均綜合用水量約為400多立方米。
然而,近年來,受自然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泥石流、原水污染等突發狀況頻繁出現。在此背景下,現有的水處理控制系統暴露出明顯的局限性,其智能調節控制功能的缺失,使得在面對突發情況時難以有效保障飲用水安全。
此外,水處理控制系統組件大多依賴進口,在國際局勢復雜多變的當下,這一現狀無疑帶來了諸多潛在風險。一旦國外實施“卡脖子”手段,如中斷供應、進行技術封鎖或價格壟斷等,我國水處理行業將面臨嚴峻挑戰,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也會遭受巨大沖擊即面臨供應中斷,技術封鎖,價格壟斷等問題。
武水集團參賽的創新攻關課題《全國產化工業4.0架構在水務行業控制系統中的創新應用》,旨在解決水處理控制系統固化,無法智能控制的問題,以及水處理控制系統組件依賴進口,無法實現安全、自主、可控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武水集團采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通過開發智能控制器設備配合PLC邏輯控制,解決PLC控制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使控制系統的智能化程度及效率得到顯著提高;進一步搭建5G 無線及有線混合組網架構,在原有有線網絡基礎上新增5G無線信號轉換功能,達成 5G 無線和有線組網雙冗余的效果,有力強化了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借助設備預防性維護系統以及設備統一運維管理平臺,進一步提高設備運維的效率與準確性,為水務行業控制系統的國產化與智能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基于標識解析的機器智能診斷平臺
武水集團參賽隊員表示,該課題能夠實現控制系統的全國產化,有力規避國外技術封鎖造成的“卡脖子”的困境,切實提高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進一步提升控制系統智能化水平,在水質環境不斷惡化的形勢下,提前部署防范舉措,全力確保飲水安全以及供水的穩定性。
據悉,該項目已獲國家級創新獎1項,湖北省級科技計劃立項1次,擁有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落地成果8個。相關成果已在部分水廠實際落地運用,運行穩定。
武水集團創新團隊負責人表示,此次創新方法大賽取得的優異成績,充分彰顯出武水集團在創新方法推廣應用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取得的顯著進步。未來,武水集團將秉持初心、持續奮進,深入推進創新方法的推廣與應用工作,為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注入全新的創新動力源泉,全力以赴為打造在全國范圍內極具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功能貢獻武水力量。(劉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