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員是人民政協履職的主體,是政協機關服務的主要對象。近年來,孝感市政協機關通過搭建三大平臺,完善學習、聯系、走訪、請假、管理“五項制度”、建立視察、調研、提案、協商、監督“五項評價”,推動委員履職活起來、實起來。9月5日,在湖北省市州政協秘書長座談會上,孝感市政協介紹了服務委員相關經驗。
孝感市政協組織開展紅色教育學習培訓
搭建學習平臺,做精委員學習培訓服務
學習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也是廣大委員強化責任擔當的基礎和前提。孝感市政協機關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及時組織委員跟進學習黨中央最新精神,引導委員心系“國之大者”、了解“省之要事”、吃透“市之重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換屆以來,孝感市政協機關采取“請進來授課、派下去輔導、走出去學習”的方式,舉辦3期委員學習培訓班,委員參訓覆蓋率達100%;選送160名委員到北戴河全國政協干部培訓中心、延安干部學院參加學習;舉辦39場“委員大講堂”,78名委員登臺演講;組建10個委員讀書小組,為每名委員訂閱《人民政協報》,開設“書香政協·孝鄉悅書”欄目,薦讀書目300余本,1800余人交流體會……通過持續學習賦能,打造出了“能文能武、會說會做”的委員隊伍。
孝感市政協舉辦“政協大講堂”活動
搭建履職平臺,做細委員建言獻策服務
為委員搭臺,請委員登臺。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孝感市政協機關努力把協商平臺搭建得更為廣闊、更加靈活、更具特色,為委員提供“多說”的機會、營造“敢講”的氛圍、促進“真辦”的環境,使委員們在協商議政中有建議就會有回應、有見地就能被采納、有卓識就能助發展。
5次議政性常委會議,120名委員分別圍繞“城市和產業雙集中發展”“助推‘十位’民生實事”“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等市委、市政府重點關注的主題,形成93篇調研報告,市委書記、市長給予充分肯定,相關意見建議被轉化為黨委政府的政策內容和工作舉措。
服務為民是委員履職的應有之義,孝感市政協機關創新為民服務平臺,探索“一碼入職”即群眾掃碼說事、委員碼上履職,“雙向互動”即與群眾面對面、與委員屏對屏,“三微聯動”即微建議、微協商、微監督,助力“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同時,孝感市政協機關持續擦亮政協“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品牌,在全市搭建協商平臺309個,將省市縣三級2146名政協委員統籌編組、就近下沉,深入村灣、街頭、公園、菜場,傾聽群眾呼聲、共商改進辦法。
孝感市政協召開議政性常委會 建言獻策“十位”民生實事
搭建考核平臺,做實委員履職管理服務
人民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為讓政協委員更好履職,孝感市政協機關制定出臺《委員履職管理辦法》《委員履職量化考評細則》等文件,規范委員履職要求、健全委員履職檔案,從參加政協會議、提交提案、聯系界別群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8個方面,實行量化考核、綜合評價,進一步明確了委員履職的方向,成為強化委員履職的“標尺”。
既要履好職,更要抓好履職服務。為此,孝感市政協機關健全委員履職反饋激勵制度,在每年政協全會期間“曬出”委員成績單,以書面告知書的形式,向委員本人反饋年度履職情況,積極爭取黨委組織、統戰部門、委員所在單位對委員履職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每年組織開展優秀政協委員、優秀社情民意信息、優秀政協提案等評選活動;舉辦委員履職報告會,加強先進典型事例宣傳。
舉目千山綠,新程好揚帆。下一步,孝感市政協機關將繼續砥礪前行、積極謀劃、認真研究,立足新時代、聚焦新任務,全面部署各項工作,努力展現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風貌。(來源:孝感市政協 通訊員朱煒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