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武漢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湖北青創園(光谷)示范園聯合承辦的2024年武漢市創新方法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武漢城投水務集團(以下簡稱“武水集團”)的8支代表隊,憑借出色的創新成果和卓越的團隊協作,斬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大賽合影
據悉,大賽以“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推廣創新方法、培養創新人才、營造創新氛圍,為中國創新方法大賽選拔項目和人才。武漢市共有64個項目參賽,大賽共評選出一等獎項目10個,作為唯一一家獲得2項以上一等獎的參賽企業,武水集團摘得大賽近半數一等獎。
武水集團所獲獎項涵蓋了多項技術創新,包括基于TRIZ理論的水泵過熱緩解裝置的研發、TRIZ理論在水廠沉淀池出水渾濁度控制中的應用、基于TRIZ理論的氣泡消除穩流技術研發及應用,以及基于TRIZ理論的水務行業國產化智能控制系統創新方案等。這些創新成果不僅解決了水務行業面臨的諸多技術難題,還大幅提高了水務系統的運行效率,為行業的綠色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武水集團所屬自來水廠
武水集團榮獲四項一等獎,展現了其在水務領域的深厚科研實力。其中,漢口供水分公司提出的“基于TRIZ理論的水泵過熱緩解裝置的研發”項目,通過溫度控制技術實現水泵散熱自動化,不僅解決了漢口地區二次供水泵房的過熱問題,還預計每年節省近百萬元維修費用;長江水務公司團隊發布的“TRIZ理論在水廠沉淀池出水渾濁度控制中的應用”項目,通過對沉淀池排泥系統的優化,有效降低了出水渾濁度,保障了供水質量,并節省了約118萬元的運行成本;白沙洲水廠項目團隊的“基于TRIZ理論的氣泡消除穩流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著眼于解決自來水廠濁度儀監測精度受水中氣泡干擾與送水系統流量波動影響的行業難題,實現遠程啟動和免維護運行,在農村供水系統中能顯著提升供水水質的穩定性、降低水質監測儀表維護頻次;漢水高新公司創新團隊的“基于TRIZ理論的水務行業國產化智能控制系統創新方案”項目,采用國產標識解析技術、知識庫管理系統等手段,實現了智能控制,推動了水務行業的國產化進程,取得了國家級獎項,并已應用于多個水廠的實際操作中,顯示了極高的實用價值和發展前景。
比賽現場
武水集團長供公司與東湖高新供水分公司金口水廠分別以其“基于TRIZ理論的自動恒壓供水系統”和“基于TRIZ理論降低凈水廠次氯酸鈉消耗率的創新方案”榮獲二等獎。長供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供水系統的恒壓輸出,提升了供水質量和穩定性,減少了因壓力波動導致的設備磨損和能源浪費,每年節約超過200萬元的電費及維修費用。東湖高新供水分公司金口水廠則通過優化加氯系統的各個環節,有效降低了次氯酸鈉的消耗率,每年預計節約成本111萬元,為武漢市智慧水務建設提供了新范式。兩個項目均體現了創新方法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巨大潛力,為水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武水集團陽邏供水公司與漢水高新公司分別以“TRIZ創新方法在自來水廠濾池沖洗工藝改進中的應用”和“TRIZ創新方法在水表節點設計優化的應用”項目獲得了三等獎。陽邏供水公司通過改進水廠濾池沖洗系統,實現了自動化的工藝流程,提升了制水穩定性和效率,降低了能耗和后續維護成本。漢水高新公司則針對水表井蓋過多過大的問題,發明了一種小型預制混凝土給水收口閥門井,不僅簡化了系統設計,還降低了維護難度。兩個項目均展示了TRIZ創新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有效性和實用性,為同類問題提供了可供借鑒的解決方案。
據武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集團已連續四年在該項賽事中取得佳績,這得益于公司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積極探索和堅定決心。未來,武水集團持續優化企業創新生態,深刻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激發內在創新活力的生動實踐,向“新”而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通訊員劉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