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建設,既需要監管部門管信用,更需要經營主體守信用。今年來,宜昌市夷陵區東城試驗區市場監管所向“新”而行,積極探索信用監管與服務的最佳結合點,多維度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市場監管新機制。
“信用+年報”,推進經營主體信用完善。東城試驗區市場監管所采取“線上+線下”雙渠道開展年報宣傳,線下以“3·15”、知識產權宣傳周為契機,依托“夷陵萬達年報服務站”開展宣傳活動2次,通過現場講解課件、播放視頻、示范操作,有效科普了防電信詐騙、個體年報小程序APP、“多報合一”相關知識,累計培訓300余人次;線上利用各類信息傳播平臺拓寬宣傳渠道,將宣傳工作著力點放在提醒年報時間、提高年報數據質量,以及逾期不年報的不良后果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年報公示的社會認知度,目前已電話提醒經營主體2400余家,接受線下及線上咨詢450余人次。
工作人員開展年報宣傳
“信用+監管”,實現執法監管高效精準。東城試驗區市場監管所聚焦煙火YEAH巷、夷陵萬達、電商產業園等商業密集場所,歸集800余家經營主體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年報公示、投訴舉報等方面信息進行信用風險評估分類;大力推行一業一查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采取對誠信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失信者“無處不在”的差異化監管方式,在雙隨機執法過程中主動找準潛在風險,及時對即將觸及信用風險底線的經營主體“拉一把”“扶一下”,并在后續監管中開展守諾情況專項復查,落實閉環責任;同時主動為32戶有需求的優質企業提供“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申報、評優爭先、標桿示范選樹等業務服務指導,使“執法+服務”并行,讓監管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工作人員督促開展長江禁漁工作
“信用+修復”,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今年以來,東城試驗區市場監管所結合食品抽檢、餐飲檢查、長江禁漁、產品質量檢查等日常監管和“一標三實”工作,對100余家實際信息與登記信息不符的經營主體“點對點”通知,提醒其及時申請變更登記,有效減少經營主體在“不知情”情況下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問題發生,由“坐等申請”轉為“主動提醒”。同時,該所通過線下“手把手”、線上“一對一”指導47家失信主體進行信用修復,加強對經營者的誠信守法教育,助力失信主體重塑良好信用、消除失信影響,構建“事前提醒、事中減負、事后引導”的信用修復體系,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
工作人員指導經營主體進行信用修復
東城試驗區市場監管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所將持續探索信用監管與基層治理的更多結合點,用信用建設一根“針”串起發展的千條“線”,讓“信力量”融入城市血脈之中。(來源:宜昌市夷陵區市場監管局 通訊員王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