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管網建設是看不見的“里子工程”,也是城市建設的“良心工程”。4月9日,記者獲悉,為補齊短板,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黃石市西塞山區城鄉建設局統籌推進城鎮雨污分流管網“暖心”工程,鋪設污水管網與人居環境提升有機結合,著力固基礎,打通城市“脈絡”,凈化城市“血管”,不斷提升城鎮污水處置和防洪排澇能力。
施工現場
黃石市西塞山區因礦而興、因企而建,城區毗鄰黃荊山、長江、沿磁湖,現有25條排洪港,是黃石市面積最大的老工礦城區,但因基礎設施薄弱、污水管網設施建設年限久遠、標準配套不完善,污水管網收集率不高、污水未“應收盡收”,不僅污染了河道,也對居民生活造成了困擾。
西塞山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截至目前,該區累計投入3.2億元,建成污水管網約179.38公里,通過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水體凈化、長效管理等措施,扎實開展彭家塹港、李家坊排洪港、冶鋼排洪港三條黑臭水體河道綜合整治,解決城區水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西塞山區2019年通過黑臭水體“初見成效”評估,2020年通過國家“長治久清”評估。
據了解,四年前,冶鋼排洪港是當地人眼中的臭水溝,如今已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2021年,西塞山區通過采取雨污分流改造、封堵非法排口、清除底泥等措施,完成牧羊湖港、龔家巷港、陳家灣港三條排洪港綜合整治,水質得到明顯改善,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消除了城鄉污水設施空白區,實現城區平地范圍內雨污分流改造全覆蓋,城區污水集中收集率達65%以上。
治理后的牧羊湖港排口
生活污水全部被收集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達標后排放,以往污水順著路面橫流的場景一去不復返。居民們高興地說:“污水有了好去處,生活環境更加干凈了,生活水平明顯提升。”
為進一步夯實污水治理成果,筑牢“里子”,撐起“面子”,今年,西塞山區將繼續投入資金3300萬元,對沿山私房區域管網進行雨污分流改造,爭取實現城區沿山區域污水分流改造全覆蓋。
施工現場
同時,該區積極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定期對雨污管網進行排查檢測及水質檢測,堅決防止發生污水泄漏造成環境污染,以此保證污水入管,山水雨水入港的治理常態化、入湖水源整治徹底,水生態環境長治久清,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記者胡毅、通訊員王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