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項俊平)“今年,我半信半疑,壯著膽子試種了2600畝‘青華油絲’,結果,產量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它畝產在1400斤~1500斤之間,每畝收入2200元左右。明年,我準備種植20000畝,打造自己的大米品牌。”在10月17日召開的湖北省種業創新成果展示暨“青華油絲”優質稻米產業鏈推進會(以下簡稱“展示會”)上,湖北炎美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涂玉炎的即席發言,贏得了臺下陣陣掌聲。
青華油絲是湖北華之夏種業、湖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和湖北格利因生物公司共同研發、今年通過審定的水稻新品種。具有分蘗力強,成穗率高,食味品質好,整精米率高,抗高溫、耐低溫,抗倒伏等特點。
近百名來自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經銷商、米企代表,來到團風縣稻豐香家庭農場青華油絲種植現場,進行觀摩。220畝青華油絲經受一個多月秋風秋雨的考驗,葉色青秀,稈青籽黃。
團風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縣農業促進中心主任雷愛民對青華油絲的種植進行了全程跟蹤,認為該品種優質豐產,抗逆表現優秀,明年將支持該品種在團風縣進行大面積的推廣種植。
據華之夏種業董事長吳陵松介紹,青華油絲是華夏香絲的“伴侶”。今年在湖北武穴、監利、江陵、漢川、仙桃、洪湖,湖南沅江,江西鄱陽,安徽潛山和河南羅山等地示范種植了2萬畝。其中,團風金隆種業種植了近900多畝,田間測產理論產量755公斤。通過試種,當地老百姓認為,青華油絲有雜交水稻的產量、優質水稻的米質。
省農業農村廳種子管理局副局長范修遠表示,院企聯動,將科研成果轉換成社會效益,充分體現了育種科學家的社會價值。種子質量是農業生產根本,每個企業必須把種子質量放在首位,確保產品質量不出任何問題。
據了解,華之夏種業明年將推廣定制化生產、訂單化種植模式,不斷提升稻米產業鏈的附加值,促進優質稻谷向優質大米品牌的轉化。
會議期間,炎美米業、國寶橋米、蝦鄉稻等大米加工企業與華之夏種業簽訂了明年的訂單,它從供應側的角度真實地反映了市場對青華油絲優質稻的受歡迎程度,由此說明青華油絲屬于是“好種”“好賣”“好吃”的三好品種。
省農科院院長、省水稻育種首席專家游艾青認真觀摩了青華油絲的田間表現。稱贊它產量高、米質優、抗性強,是名副其實的水稻“西施”,具有改寫湖北水稻種子市場版圖的潛力。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