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高星忠)10月1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武漢金融博覽會在武漢隆重舉行。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湖北監管局、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武漢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主辦,湖北省銀行業協會、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承辦的科創金融賦能“專精特新”平行論壇同期舉行。湖北省政府副秘書長何麗君、工信部中小企業局一級巡視員王海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湖北監管局一級巡視員鄒東山等嘉賓出席科創金融賦能“專精特新”平行論壇并致辭。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展研究部主任李健代表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邢煒發表了致辭。
數字經濟為“專精特新”插上翅膀
湖北省政府副秘書長何麗君指出,本次論壇以“數字經濟下金融助力專精特新發展”為主題,會集了行業主管部門、金融機構代表和企業家精英,圍繞數字賦能、金融賦能等內容展開交流,旨在加快提升專精特新企業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水平,助力制造強國建設。“數字賦能”激發了“專精特新”企業的新活力,“專精特新”企業正在成為數字化轉型的主陣地和先鋒隊。通過加快實施數字化賦能,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實現創新升級,鍛造專精特新企業的強筋壯骨;“金融賦能”體現了金融機構責任擔當,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專精特新企業信貸投放,創新多種專屬產品,引導金融活水暢通流向專精特新企業,持續為專精特新企業供氧輸血,對于提升專精特新企業自身競爭力穩定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具有重大意義。
何麗君介紹,近年來,湖北省陸續出臺政策,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助力制造業強鏈補鏈延鏈,為湖北省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有力支撐。一是積極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參與重大項目攻關,對完成省級“揭榜掛帥”的項目按相關政策規定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二是積極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參加金融“早春行”活動,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名單推送共享機制,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打造專屬信貸產品。三是積極推進上市梯次培育和分類指導,打造運營武漢股權管托交易中心“專精特新”專板,充分發揮滬深北交易所服務湖北基地功能,推動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到新三板掛牌和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截止目前,湖北省共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5,873家、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157家;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79 家,占全國總數的5.6%;繼去年超過湖南、河南之后,今年超過了安徽,兩年時間實現由中部第四到中部第一,在全國排名上升到第7位(去年排全國第8位)。
何麗君強調,金融機構要持續加大專精特新企業信貸投放,創新多種專屬產品,引導金融活水暢通流向專精特新企業,持續為專精特新企業供氧輸血。希望與會代表和嘉賓深入交流,為專精特新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騰飛助力,為湖北省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增添發展引擎。
普惠金融為“專精特新”注入活力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連續多年出臺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指導意見,始終將“專精特新”企業作為重點支持對象。湖北監管局認真落實總局部署,強化監管引領,出臺“專精特新”金融服務11條政策措施,建立專項考核和監測評價機制,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實施“監管+春風行動”,確定“白名單+主辦行”,聚焦“融資+投資”,融合“銀行+保險”,形成了“四+”金融服務新模式,以高質量的金融服務為“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截至2023年9月末,我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8.1%,開發“專精特新”配套金融產品78個,“專精特新”企業授信金額1730億元,貸款余額1002億元。
鄒東山表示,金融機構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發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確保“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增速,為“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真金白銀”和“源頭活水”。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的金融產品,拓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設備更新改造貸款、股權質押貸款,加大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推廣履約保證保險、關鍵研發設備財產險、產品責任險、產品質量保證險、專利險,參與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試點、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試點,著力滿足“專精特新”企業多樣化金融需求。
金融引擎為“專精特新”強筋壯骨
湖北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業務,不斷完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了專屬機構、專屬產品、專項政策、專門服務的“四專”科創金融服務模式,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注入了強大的金融活水,為中小科技企業做大做強發揮了堅強的金融支撐作用。
論壇期間,國開行湖北省分行,工、農、中、建、交行湖北省分行,興業、招行、中信武漢分行,湖北銀行、漢口銀行和武漢農商行等12家銀行現場與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武漢中原長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武漢噢易云計算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專精特新企業舉行了授信簽約儀式,協議授信額度達18.84億元。
匯聚合力共創“專精特新”美好未來
來自湖北省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國家金融監管部門、中國銀行業協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湖北監管局、湖北省銀行業協會、部分銀行總行、湖北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等單位負責人及專家學者共120余人參加了論壇。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公司業務部資深副經理崔喜蘇、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研究院副院長孫文凱教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展研究部主任李健等專家學者和嘉賓圍繞論壇主題“數字金融助力專精特新發展”,深入交流、建言獻策。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展研究部主任李健代表邢煒專職副會長介紹了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科創企業的基本情況。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圍繞提升服務科技自立自強質效,持續強化頂層設計,不斷加大信貸資源傾斜,服務“專精特新”企業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23年6月末,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36萬億元,同比增長25.1%,連續3年保持25%以上的高增速。全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為2.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4%,連續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李健主任對進一步提升銀行業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思考。一是提升金融產品“綜合性”;二是激發金融服務“聯動性”;三是加強企業評估“科學性”;四是拓寬服務對象“廣泛性”;五是打造企業服務“生態圈”。(供稿:湖北省銀行業協會)
編輯:蔡亮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