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這條路一下雨就積水,來往車輛很容易濺起泥水,影響居民通行;現在不僅道路刷黑了,還增設了照明燈。小區門口外墻也粉刷一新,樓內外的交錯電線沒有了,消防設施、網絡設備更新了,文化廣場和兒童游樂園也修建了起來,感謝黨和政府。”在武漢市硚口區營北社區生活40多年的居民昌東方指著小區東北門主干道,講述小區改造前后的變化。
目前,武漢市硚口區營北小區改造任務已順利完成,涉及123 棟建筑,惠及 8782戶居民,改造面積達48.6萬㎡。
改造后的營北社區
多措并舉 確保進度
項目一開工,就遇到兩大“攔路虎”。一方面,疫情反復、人員難以到崗導致開工困難。針對這一問題,硚口區房管局壓緊壓實責任,調動整合各方力量,督促各參建單位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引導員工做好健康管理、加強安全防護。
葛洲壩集團硚口老舊小區項目部負責人李忠勝認為,項目參建各方組建黨員突擊隊參與舊改社區防疫管理,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生產建設等各項工作,真正做到“兩手抓”、“雙統籌”。
另一方面,項目建設內容點多面廣,施工難度大。為保證工程進度,項目部多措并舉,制定“大干80天”攻堅任務目標,通過周密詳細的日、周、月“三定”計劃,組織2個工區開展勞動競賽,以“六比一創”,即比工程質量、比建設工期、比技術創新、比科學管理、比文明施工、比安全生產、創和諧團隊為競賽內容,提高一線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項目部負責人劉毅表示,項目施工各班組全面掀起勞動競賽高潮,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質量和速度。
營北小區
各方支持 舊改加速
因項目地處武漢市最擁堵的道路之一,項目部面臨周邊商戶眾多、征拆工作任務重、進場施工難度高、交通疏導壓力大、管線改遷時間緊等難題。該部門直面困境,積極與項目屬地單位漢水橋街溝通,邀請行政審批局現場勘查、指導,順利辦理挖掘許可證,并多次邀請房管局、街道和社區參與施工現場安全演練,進一步協調完善聯合應急處理機制。
為讓老舊小區改造更符合各小區居民的實際需求,項目團隊聯系群眾、聽取建議,做好溝通、宣傳和解釋工作,列出一份完整的、可供選擇的“改造菜單”,多次組織召開征拆協調會、現場部署會和管廊推進會,合理安排工期,科學組織施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市民的影響。獲得屬地街道漢水橋街的好評,并收到社區居民代表送來的4面錦旗。
“臟亂差”變“潔凈美”
如今,老舊小區通過改造,配套引導植入公共區域文明理念,產生了許多新變化:破舊柴房被鏟除,居民活動范圍擴大,公共環境空間和消防設施增加,建設了文體健身廣場,設置定點垃圾收集裝置,疏通污水溝,重新粉刷墻面樓道,增加并改造綠化帶,樓道“蜘蛛網”也被統一規整或下地鋪設,小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功能更加齊全,“臟亂差”變“潔凈美”,這些有效推動小區居民幸福指數提高。
基礎設施
同時,為帶給社區居民更加安全舒適的生活,本次老舊小區改造還增加社區安防監控系統的設置,通過科技與硬件配套,打造智慧化社區,讓老百姓更安心。
改造后的電動車停車棚
硚口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改善的是環境,凝聚的是民心。下一步,該局將持續關注民生福祉,優先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讓老舊小區提升“面子”,改善“里子”,改造出新變化、新面貌、新氣象,讓幸福在百姓家門口綻放。(來源:硚口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通訊員許向文、編輯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