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網7月24日報道:湖北省恩施州兩級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利川市1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從2020年“擬投資100億元”到2022年變成10億元,再到2023年被爆出104畝的園區成了“擺設”,對此,項目所在地中共利川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是有這個事情,好像現在那個項目荒廢了,現在網上有一些關于這個項目的負面炒作問題,正在收集相關材料進行研討。”
生豬養殖全產業鏈前景可期,對于地處湖北省最西部的利川市來說,投資額度達100億元的招商引資的確是一個很亮眼的項目,按照利川市發展和改革局的宣傳,該項目立項第二年就應該投入營運,且能產生25億元產值,然而,宣傳尚掛在利川市政府官網,僅僅不到三年,項目就擱淺了,當地有關職能部門對此事仿佛隔墻聽語,對輿論的回應語焉不詳,聲稱好像“荒廢”,又視為“負面炒作”,還有一批賬號整齊劃一地評論說:“企業沒有錢投資了不是很正常嗎,政府會有過錯嗎?”
千方百計招商引資,發展地方經濟,地方政府的初心定無過錯,然而面對今天的局面,當地政府是否應該反思?當初成交,是被引進方貓膩太深,還是引進方急于求成?當時簽訂的合同是投資10個億,
實際投資約4500萬元,為什么對外宣傳是懸殊巨大的100個億,這里面是否涉嫌好大喜功、虛假宣傳?
荒廢的養殖基地
投資方正邦科技已處于破產重組,立項開工次年資金就不能及時到位,當時是否圖了江西100強之首的名號,疏于認真調查研究、留下后患?
報道披露,該項目由利川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主任擔任主管領導,這怎么看就像“頂包”,金額這么大的項目,在一個縣級市,不至于是一個政府組成部門下屬的二級單位可以推動的,如今項目爛尾了,起決定性作用的領導在哪里?
項目所在地
呈現背后的真相,進一步回應公眾的一系列關切,才是應對這一爛尾項目的正確方式。
央視《焦點訪談》曾報道爛尾“明星項目”,在安徽淮南,一個號稱投資100億元、規劃占地3200畝的招商引資項目,最后卻成了爛尾工程,而且一停就是十多年,經濟損失巨大,與其相關的泰安志高集團法定代表人非法倒賣土地,淮南市原市長濫用職權和受賄分別獲刑,其他相關責任人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有鑒于此,利川這一曾經號稱也是投資100億元的項目,不僅要查明爛尾的原因,更要反思當初招商引資“審批手續齊全”的得失,還要迅速采取止損方面的措施,積極找到該項目未來的出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不能遮掩,哪一個責任人失職也不要搪塞,任其發展、僥幸觀望,都會使項目爛尾愈加嚴重。
百億元項目上馬時都往上貼,如今出問題了,媒體采訪要么不接電話、要么有“水軍”掩護,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借鑒淮南爛尾教訓,利川爛尾項目的補救,為時尚有機會,只有敢于面對問題、勇于擔當責任,審時度勢、及時補救,不因一時得失而失去把握大局、險中求成或退而求其次的機會,防止爛尾造成更大損失,這才是上策。
利川生豬養殖項目爛尾也不是孤立的存在,各地不乏類似招商時風光無限、落地時曇花一現的項目,處理好利川這一爛尾工程,盡量減少損失,努力重啟,尋找新的發展契機,那也是招商引資事業的成長。(來源:中國網 通訊員易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