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湖北省枝江市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不斷提升城市建設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樂、宜游的現代化城市,推動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鄉環境面貌全面改善,成功摘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三塊國字號“金字招牌”,城市老舊管道更新改造、供排水管道檢測與修補、完整社區建設3項工作被納入全省試點。
統籌“三大規劃”,打造高能級城市布局
做好空間規劃。高標準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立足宜昌“東部未來城”和枝江市“一區五園”兩大支點,系統構建“一江兩河、一心兩軸五區”開發保護格局。按照“西部生產、中部生活、東部田園、南部生態、北部農旅”的發展布局,科學劃定生態保護、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生態空間41.2平方公里、農業空間415.6平方公里、城鎮空間60.5平方公里。
做優功能規劃。賦予不同區域以明確的功能定位,將全市劃分為城鎮優化發展區和農產品主產區,拓展城市主體功能區劃分的深度和廣度。充分運用公園城市和未來社區理念,推動公園化城、場景營城,在公園化基底中布局城市空間、營造各類場景。
做實街景規劃。按照濱江控寬度、住宅控高度、開發控強度、路網控密度、城市控色彩的“五控”原則,強化風貌管控,確保城市建設項目均衡推進、形態整齊劃一。合理布局文體商旅配套網點,加快培育現代城市文化,打造城市消費熱點,進一步增強城市魅力。
實施“三大行動”,打造高品質城市生活
實施專項整治行動。開展市容秩序整治行動、小區物業整治行動、全域“清違行動”、城市安全整治行動“四大”專項整治行動。結合打造全國文明城市升級版,開展市容市貌、集貿市場、校園周邊等8項城市管理整治,全面遏制亂擺亂設、亂堆亂放、亂牽亂掛、亂搭亂建、亂涂亂畫等現象,推動城鄉精細化管理。堅持“拆、清、修”一體,以拆違治亂、拆違還路、拆違增綠、拆違添景等方式,深入開展城鄉清違拆違(危),全力打造美麗整潔的人居環境。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及公共服務設施升級,2022年,全市共籌集資金6.7億元,改造老舊小區263個,涉及861棟1.5萬戶。公共服務設施方面,新建環城、互通道路28.9公里,配套建設3個污水處理廠。民生設施方面,新建城區學校2所,擴建市管醫院3家,增設社衛服務機構10個,投資3.5億元建成城市館、科技館、圖書館、檔案館和融媒體中心,進一步提升群眾幸福感。
實施增花添彩行動。以城市主要交通道口和主干道為重點,以紅色、橙色為主色系,著力打造“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游”的優美畫卷。目前,已建成綜合性公園6個,專類公園3個,社區公園5個,口袋公園49個,總面積297公頃,城區永久性綠地達到778公頃。
突出“三大特點”,打造高效能城市治理
主體多元化。有關部門安排人員以“片長”“路長”身份分片下沉。實行市容秩序網格化管理,依靠社區網格員和34個小區268名“樓棟長”,在3個商業街區安排12名“商戶長”,組織2000余名志愿者,共同做好城市管理與服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合力。
服務場景化。以全國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試點為契機,推進基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建設,打造“一個平臺”“一個數據庫”“一個停車場”等城市應用場景,不斷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
部門協同化。充分發揮大城管體制的優勢,不斷完善城管委成員單位例會、聯席會議、協作聯動等工作制度,形成整體推進的工作合力。深入開展城市綜合管理考核,在實際工作中,建立考核保證金制度,每個鎮(街道)按年度繳納60萬元保證金,依據考核成績兌現獎懲,有力調動各鎮(街道)和重點單位加強城市管理工作的積極性。(通訊員朱艷芳、李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