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50個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為大力弘揚生態文化,培養生態道德,引導和動員全社會積極做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者和踐行者,結合“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主題思想,武漢市城市排水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排水公司”)北湖污水處理廠聯合武漢市生態環境局青山區分局邀請轄區街道社區居民、青山區鋼城第二小學學生代表參觀北湖污水處理廠,與環保設施“零距離”接觸。
活動現場
走進北湖污水處理廠報告廳一樓,通過電子大屏,講解員向大家詳細介紹了北湖污水處理廠的規劃布局、處理規模、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等內容。
了解完北湖污水處理廠的基本情況后,帶著“城市污水是怎么變成清水的”“污水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等問題,居民和學生代表們跟隨講解員,來到治水科技館。
站在治水科技館內,仿佛置身于一個藍色的星球當中。在藍白主色調的展廳里,設有沉浸式L幕、3D數字影院、交互展示裝置等大型多媒體設備,讓參觀人員身臨其境,深度了解污水治理的全過程和技術手段、武漢污水治理行業的發展歷程等內容。“大家可以通過墻上的互動按鈕,了解咱們旗下污水處理廠的分布情況。”來到“匯聚之源”版塊時講解員笑著說。
活動現場
學生們紛紛走向前按下觸控按鈕,這時,電子地圖上對應的污水處理廠就會被“點亮”,互動地圖便傳來清晰的聲音,向大家介紹地圖上污水處理廠的相關信息,在互動的樂趣中,學生們了解到武漢市污水處理廠的總體情況。
活動現場
隨后,參觀人員前往到北湖污水處理廠的“大腦”——中央控制室。“水這么臟,怎么才能處理好呢”“這么大的水廠,是怎么控制運行的呢”……一路上,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討論著心中的疑惑。
來到深隧泵房三樓的中控室,當大家站在其長約10米,高約3米的超大顯示屏前,可以直觀地看到北湖污水處理廠智慧運營系統。
“屏幕中央便是北湖污水廠的全域模型圖,整個廠區的32個單體構筑物、9000多臺(套)設備及其相關數據,可以在屏幕上一覽無余。”講解員介紹,廠區已安裝智慧運營系統,每個角落都在它的掌控中,只需輕輕一點,就能對廠內的任一設備和人員信息進行監測和調度,智慧運營系統也是北湖污水處理廠的“得意之作”。
活動現場
在場人員不禁對大數據、物聯網、云技術等先進技術在污水處理的運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走出中控室,大家來到同樣位于三樓的觀景平臺,站在平臺上,放眼望去便能看到廠區內現有建筑物屋頂、二沉池、生物池上布置的光伏組件。“這是我們的北湖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其總覆蓋面積約18.5萬平方米,該項目創造了裝機規模位列全國污水廠第一、分布式大跨度柔性支架數量全國第一、柔性支架單跨距離全國第一等多個‘第一’。”講解員一邊指著遠處一邊說。
活動現場
“這是我第一次來參觀污水處理廠,改變了我心目中對污水處理廠的印象,沒想到這里像花園一樣,還能學到這么多關于污水處理的知識。”青山區鋼城第二小學的一位學生開心地說。
“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原來污水處理有這么多的環節和技術,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更加珍惜水資源。”居民們也紛紛表態。
排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保護環境,呵護家園,既要有只爭朝夕的精神,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堅守,該公司將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搭建公眾參與環保設施開放的平臺和渠道,讓更多的社會公眾有機會參觀、了解、監督環保設施運行,共同維護良好的水生態環境。(金若茜、吳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