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傍晚,清風拂面,穿行在湖北省遠安縣街頭巷尾,可以看到小區里,樓房疏朗有致、外墻粉刷一新,街道上,寬闊潔凈、停車位排布有序,口袋公園內,行人三三兩兩散步閑聊,一旁沙池處,幾名小寶寶玩得正歡……老有所安,幼有所樂,就像一幅素描市井畫,滿足了人們對一座寧靜縣城的向往。
2022年以來,遠安縣以“共同締造”理念推進城市更新,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事,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口袋公園改造提升等民生工程建設,在遠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努力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化成惠民利民的具體實踐,不僅扮靚了城市的“面子”,還做實了城市的“里子”,向市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滿意的民生答卷。
老舊小區“憂居”變“宜居”
“去年,俺小區也改造了,路修得平平整整,又多了些健身器材,不出小區娛樂休閑都有了!”大爺大媽們在遠安縣航天社區機械廠小區的座椅上聊天,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言語中充滿對近年來遠安縣深入推進改造提升工程的贊美。
該小區如今的華麗“變身”,離不開遠安縣各級政府、牽頭部門的久久為功,“改造啟動前,部分居民聽說要鏟菜地、拆違建,一直不太配合。”遠安縣住建局工作人員介紹,遠安縣地處宜昌市東南,隸屬于荊山山脈,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導致該小區地勢較高,出入都要爬坡。
“共同締造”所抓的每件事都事關群眾利益,來不得半點虛招、花招,為了讓老舊小區改造,真正贏得居民們的口碑,遠安縣住建局組織社區、設計單位深入改造小區,通過入戶宣傳、網絡調查、張貼改造圖等多種形式,請居民當‘設計師’,共商改造規劃設計方案,以前少數不配合的居民,也和大家成了“一條心”。
機械廠小區改造后
“共享”就是要讓群眾共同享有社會治理的成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經過一年多的施工,老機械廠小區“脫胎換骨”,菜地變成綠地,排水設施全部更新,尤其是3600平方米的休閑廣場和綠地,遠遠望去,綠意盎然,成為小區最大的亮點,居民們經常聚在樓下散步聊天,共享改造成果,鄰里關系也越來越親熱。
民政園小區改造后
在和機械廠小區相距不遠的遠安縣林業小區,住在中、高樓層的老樓業主,也過上了“一鍵直達”幸福生活。去年2月,遠安縣出臺了《遠安縣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居民們對此期盼已久。
該小區最高樓層為7樓,每一層有10級臺階,盡管加裝電梯真正做起來有一定難度,遠安縣住建局仍積極聯動社區黨委,最終拿出了一個令大家都滿意的方案,去年9月,該小區加裝了風格一致的銀灰色電梯,對稱鑲嵌在米黃色外墻上,美觀簡約又氣派。
據了解,遠安縣住建局按照“花小錢、解民憂、惠民生、不浪費”的原則,深度謀劃了192個老舊小區、208條背街小巷改造項目,以小區內外雨污管網敷設、弱電線路下地、強電線路整理、道路刷黑修繕等市政設施建設為重點,全面改善提升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出行環境。
城市更新改造取得實效。截至目前,所有的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改造任務已全部完成。
背街小巷“微整形”展新貌
作為城市運行的“毛細血管”,背街小巷承載了眾多市民的記憶與鄉愁,它不僅與民生民心民情息息相關,還彰顯著一個城市的品質與內涵。
背街小巷
為推進城市更新改造,確保背街小巷改造工作“創亮點”,2022年,遠安縣住建局認真履行職責,同街道辦事處及社區,提供“管家式”“一對一”“全流程”服務,開展進家入戶走訪五千余戶,召開“共同締造板凳會”等一百余場,按老百姓“菜單”規劃停車位兩千余個,設置臨時攤區五十余個,實現“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轉變,凝聚起了“一座城、一群人、一條心、一起干”的磅礴力量。
雖然宋先生已經在遠安縣友誼巷住了7年多了,但如今走過改造后的巷子,總有和原來不一樣的心情,“現在巷子兩邊都規整好了,路面也平整了,路過都覺得心情很好。”宋先生說,之前騎摩托車回家,后備廂里的豆腐都要抖碎,現在改造好了,騎車回家又穩又快。
鳳山巷改造后
鳳山巷距今已有近十年的歷史,全長近200米,由于修建時間長、基礎設施陳舊,導致小巷內出現雜物亂堆亂放、小車亂停、管線亂牽,同時,路面破碎失修也導致了雨天泥濘、晴天揚塵等現象。
北門巷改造后
為補齊“短板”,去年2月,遠安縣大力推進城市更新,正式啟動了遠安縣208條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作,對于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遠安縣制定了背街小巷改造“一巷一策”治理方案,最大程度用扎實有效的改造方案,推動背街小巷煥新顏。
小巷在遠安縣城市更新的“精雕細琢”下,留下了老底子的遠安味道,一些歷史建筑修舊如舊,行走在這里,仍然能感受到煙火氣息,又能看到嶄新的變化,明渠改為封閉式暗渠隱藏在地下;修繕改造排污系統,建設供排水管網,實現雨污分流;雜亂無章的弱電線被巧妙地隱藏起來;拓寬路面,給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鋪上柏油,并同步提升背街小巷基礎設施。
雙利二巷改造后
看似不起眼的背街小巷,恰恰體現著一座城市的“顏值擔當”。去年以來,遠安縣的背街小巷變美了、變靚了……這些城市道路的“毛細血管”正在悄然換新顏。談起小巷改造后的環境變化,大家都說:“背街小巷改造,實實在在辦好了我們居民家門口的暖心事!”
口袋公園兜起居民“微幸福”
“過去這周邊沒有公園,小孩沒地方玩,老人也沒地方鍛煉。現在好了,家門口建起了環境這么公園,還裝了健身器材,小孩每天都要到這里來玩。”初春時節,家住附近的陳婆婆帶著孫子和孫女在遠安縣桃花島生態公園玩耍。
巍巍鳴鳳山,悠悠沮河水,近年來,遠安城市空間不斷擴展,隨著沮河周邊“人氣”越來越高,興建公共休閑場所便成為了市民共同心愿和現實需要,后經遠安縣住建部門實地調研,決定利用緊靠沮河的區域,因地制宜打造集運動休閑、生態修復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口袋公園”。
“這處‘口袋公園’的建設實現了美觀性和功能性的有機統一,既精致緊湊,又簡單實用。”該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內還有一處尤為亮眼的存在,那便是于2019年建成的棲鳳橋,橋梁以橙紅色為主色調,設計精美,不僅是民眾進入公園的必經之路之一,更將遠安城區“四館一中心”與桃花島跨河相連,構造了覆蓋中心城區群眾的“15分鐘健身圈”。
去年8月建設完工后,該處“口袋公園”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并于去年10月,在2022年“最美城市公園”評選中,榮獲湖北省“最美城市公園”稱號。
居民在口袋公園內拍攝視頻
如今,每天到桃花島生態濕地公園散步、鍛煉和觀景,已成為遠安鳴鳳城區居民的生活習慣。“我每天早上都會來公園里慢跑,這里不僅綠意盎然,空氣更是清新,隨著季節的變化,還能看到不同的美景。”家住附近的市民王先生贊不絕口。
據了解,去年3月以來,遠安已陸續建成了4處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園”,以滿足不同人群的休閑活動需求。
口袋公園
“美好生活看遠安”,繪的是藍圖,看的是行動,比的是擔當。站在新的起點上,遠安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遠安縣正以穩重成熟的姿態昂首闊步走向未來,下一步,該局將以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激發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質,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實際行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社會和諧宜居宜業。(通訊員黃果,熊尚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