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個澄邁鎮級的污水處理廠都在這張‘平面圖’上,紅色的轉盤代表著各個污水處理廠的泵站,藍色的箭頭代表著水流,就像人的血液一樣,流動在澄邁的土地上。”2月16日,在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控股公司”)旗下海南濟澤水務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濟澤公司”)研發的澄邁鄉鎮污水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平臺上,該公司運營部涂艷萍指著細小藍色箭頭告訴記者,這些箭頭一頭連接著澄邁千萬家庭的污水處理,一頭決定著污水處理的標準與規范。
澄邁鄉鎮污水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平臺上線運行
站在顯示屏前,記者清楚地看到各廠實時數據和現場影像,實現水質實時監測、系統實時報警、設施在線監控……這一平臺的搭建使用,成功開啟澄邁“智慧治水”新模式。
涂艷萍的話音剛落,澄邁鄉鎮污水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平臺的電腦顯示屏上,中興鎮污水廠的一處泵站紅色警報信號燈閃爍,伴隨響起警報聲。
“陳工,現在平臺監測出你們站液位有異常波動,低于泵站水位要求,現已自動停運,請及時派人前往泵站查看,我們也將派人前往,做好相應處理……”
澄邁鄉鎮污水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平臺
“這只是‘澄邁鄉鎮污水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平臺’進行日常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涂艷萍說,以往如果有異常情況,技術人員必須驅車趕往某個廠,現在平臺會第一時間發布預警信息、派送工單通知調度員,調度員安排值班人員及時調整工藝參數,確保出水達標。
但這臺“智慧水務大腦”的作用遠不止這些,水位多高?總磷、總氮等水質監測參數各是多少?點開系統,這些指標都有清晰的記錄。
澄邁鄉鎮污水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平臺
如今,智慧水務平臺的開發與運用,實現互聯網+運維、調度、檢測、監管等智能化、科學化,推動鄉鎮污水管理由粗放型的人工管理向實時數據跟蹤、精準精細管控的轉變。
截至目前,該平臺實際管理污水主管93公里,配套泵站35個、污水處理點340個,確保設施100%運行并達標排放,實現鎮級污水治理不斷升級。
“下一步,在武漢控股公司的指導下,我們還要將村級的污水處理納入進來,并在地埋式一體化污水站均放置監控設備,有效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水務管理的現代化水平。”海南濟澤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劉翔說。(來源:武漢控股公司、記者高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