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展示屏可以了解當天的菜品和價格,智慧電子秤稱重不用擔心缺斤少兩,掃描購物小票上的二維碼還能對購買的食品進行溯源……近日,湖北市井薈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對旗下的市井薈農貿市場進行了智慧升級,啟用了獲得國家版權局頒發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的“市井薈智慧農貿管理系統”和“市井薈智慧溯源秤APP”。
10月25日,踏著早晨的陽光,記者前往武漢市武昌區市井薈農貿市場才茂店,探尋這個智慧農貿市場到底“聰明”在哪。
市井薈農貿市場才茂店
智慧農貿市民買菜更便捷
當日上午8點,剛走進市場,記者便被掛在入口處“C位”的大數據展示屏吸引了注意力,展示屏上滾動播放著以折線圖、餅圖等形式的百分比數據,且實時變化著。
湖北市井薈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數據中心負責人劉敏介紹,大數據展示屏主要展示當天的交易金額、客流量以及銷量排行榜,可以清楚地看到各類產品的交易排行榜,像今天的話就是蔬菜、肉類賣得比較好。
視角轉向門口的另一個市場信息交互屏,它的功能同樣強大,屏幕中可以展示菜品價格,還可以按照武漢市市場監管局“亮照”要求實現在屏幕中展示商戶的營業執照。
52歲的謝女士正在屏前查看菜品的價格,“這個顯示屏上可以把菜價看得一清二楚,再也不用先繞著菜市場轉一圈看看行情,再決定買什么菜了。”
攤位上方掛著的電子屏
隨后,在該市場蔬菜區,謝女士選購了幾斤青菜和幾斤菠菜,按照攤主江元榮的引導進行了支付,并拿到一張購物小票,在小票上有商戶名、品名、價格、金額和菜品溯源二維碼,一目了然,拿著小票,去市場信息交互屏下一掃,還可以看到菜品來源、單號、檔口、消費詳情等信息。
謝女士向記者傳授了一招:“就算離開市場,也能通過手機掃描小票上的二維碼查詢到這些信息,萬一買來的菜不新鮮,咱也有據可依。”
市民正在選品
此外,記者還發現菜市場內還有單獨的檢測室,由市場管理方每天對菜品進行抽檢,當日檢測數據會公布在市場大屏幕,這不僅能有效建立起消費者、商戶、管理方三方之間的信任環,還能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更安心。
智慧農貿商販省力又省心
智慧農貿市場的出現,受益的不僅僅是消費者,商戶們也對如今也對市井薈農貿市場才茂店贊不絕口。
水果區
在該市場經營水果生意的許行斌夫婦正在整理攤位,把近期銷售的“爆款”獼猴桃和哈密瓜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因為秋季是水果品類最多的時節,所以水果銷售也迎來了一波小高潮,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們的進貨是在大數據的指導下進行的。
許行斌看著攤位上方掛著電子屏說,現在我們賣水果每單售賣都有明細、單單可溯源,商戶日銷售情況均通過網絡上傳至市場管理后臺,屏幕上會大數據實時更新銷售信息排名,可別小看這些排名,每天我都會瞅兩眼,比如今天市場哪些水果賣得好,如果家里存貨不夠了我就可以及時上貨,家里不用存太多,也不會擔心水果會爛掉。
許行斌夫婦一直在武漢經營水果生意,2020年9月,市場在經過智慧化改造升級后全新亮相,商戶們都配備了一臺雙面屏的智慧溯源秤和攤位上方掛著電子屏。
“現在有這套集稱重、收銀、支付、追溯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溯源秤,我們賣菜也方便多了。”許行斌告訴記者,以往賣菜時找零是最麻煩的,為此,他每個月都要去銀行換許多硬幣,而且有時候又稱重,又拿錢,不太衛生。
現在,買菜結算只需掃一掃消費者的付款碼,不僅省事多了,商戶還可以實時了解自己的營收情況,不用在收攤后拿著小本本回憶今天賣出了多少菜,像口述歷史一樣冥思苦想地做記錄。
“我們菜市場共有39家商戶,大多數都用上了智能溯源秤。”劉敏介紹,智慧溯源秤不僅省去了找零環節,也解決了衛生和假幣的問題,觸屏APP操作也很簡單,智能程度高,我們想做的,就是通過打造智慧農貿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買菜體驗。
數字化管理助力市場運營
菜市場管理往往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成本,智慧農貿管理系統的加入,使市場方在日常運營上“如虎添翼”。
改造后的市井薈農貿市場
記者在劉敏辦公室看到了作為管理中樞的市井薈智慧農貿管理系統,它是一款集市場管理、檔口管理、商品管理、會員管理、報表、營銷、安全管理等的綜合化軟件,在管理系統前能一覽無余地看到市場內實時的當日交易額、客流量、暢銷商品排行、農殘檢測報告等信息,也能直觀地向消費者公示。
“對于我們市場方來說,智慧農貿管理系統真的大大減輕了我們的運營管理壓力。”劉敏說,原來農貿市場的管理都是粗放式經營,無論是服務功能還是管理方式都較落后。
比如繳費這塊,臨時商戶與固定商戶有著不同的租金和物業費,在過去每當需要繳費時,店長得去每家商戶去提醒、催繳,費時又費力,而現在智慧溯源秤上就有合同到期/繳費提醒,市場方可在管理后臺隨時看到繳費情況,方便又省時間。
如果說對商戶物業方面的粗放型管理損失的是市場方的“錢袋子”,那么對市場內商戶難以計數的商品無法有效管理的話,后果就不僅僅是“腰包變小”這么簡單了。
在消費者很在意的商品的價格方面,菜品作為人們每天的“必需品”價格彈性小,消費者對于菜品的價格反應會非常敏感,以前市場內商戶數量與商品數量很大,無法監控到每一種商品的具體價格,一些商戶往往存在看客開價的現象,導致客流漸漸流失。
而現在,該公司升級了智慧菜市場管理系統,讓市場決策有“數”可循且更加精準,它連接著各個智能化設備,交易記錄、監控記錄、檢測數據、客流數據等信息,在自動采集后,會自動上傳至管理系統后臺后,直觀地向消費者公示,比如,哪種產品價格波動幅度異常、售價過高等現象一旦發生,智慧農貿系統就能實時預警并監察到具體攤位商戶。
如今,在智慧農貿市場里,湖北市井薈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通過融入互聯網的元素,創新了市場方及商戶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提高市場方及商戶的效率,降低不必要的人工投入成本,可以通過軟件完成的,完全可以通過軟件去完成,比如市場的合同管理、繳費管理,商戶的日常價格管理、菜品管理等,讓市場方和商戶真正實現長效化管理。
飯碗雖小,卻盛著民意;菜籃雖小,卻連著民心。劉敏表示,“智慧農貿系統”的啟用,提升了農產品保供穩價惠民的力度,也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越來越舒心。(中國食品安全報記者胡毅、編輯齊典、通訊員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