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大伯,請您看著鏡頭,我要拍照了。”10月19日,在湖北省遠安縣公安局戶籍服務窗口,戶籍民警張歡正在為家住遠安縣鳴鳳城區的楊大伯補辦身份證。當天,楊大伯還領到了新的戶口本。
民警開展走訪調查
看見楊大伯嶄新的戶口簿,最激動的要數楊大伯的前妻田大媽。田大媽是專程帶楊大伯從廣東回到遠安老家,為他辦理新身份證的。
田大媽和楊大伯原本是一對夫妻,由于性格不合,2004年兩人分手,開始各自生活。2010年,楊大伯意外受傷,導致腦部嚴重受損,生活無法自理。在得知楊大伯情況后,田大媽不計前嫌,從外地返回遠安,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照料楊大伯生活的重任。
時間一晃就是12年,在這期間,為了讓遠在廣東的兒子安心工作,田大媽帶著楊大伯來到廣東。在照料楊大伯的同時,田大媽還照顧著兩個孫子。眼看著楊大伯已經接近退休年齡,田大媽找到人社部門咨詢楊大伯退休事宜,工作人員答復,楊大伯未達到退休年齡,不能領取養老金。
楊大伯與自己同歲,今年11月就年滿60周歲,怎么會沒有達到退休年齡?楊大媽仔細查看了楊大伯的戶口本和身份證,發現楊大伯的年齡信息有誤。
楊大伯的年齡信息為什么會出錯?今年十一假期,田大媽帶著疑問來到遠安縣公安局戶籍窗口咨詢,戶籍民警答應一定幫助查清事實。
經初步調查,戶籍民警發現楊大伯是從花林寺鎮遷入到鳴鳳鎮的居民。戶籍民警利用休息時間,來到楊大伯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走訪了包括楊大伯的同學、鄰居和村組干部在內的20多人,形成了10多份證人材料,初步證實了楊大伯的實際年齡。
之后,戶籍民警又分別來到楊大伯戶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兩個派出所,從近6萬多人的戶籍檔案資料中翻閱、查詢楊大伯的戶籍檔案原始記錄,最終確定了楊大伯的實際出生時間為1962年,并進行層級申報,更正了楊大伯的戶籍信息。
民警換發新的戶口本
臨別前,田大媽高興地對民警說:“等新的身份證到了,我們家老楊就可以領取養老金啦!”(來源:遠安縣公安局、通訊員李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