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黃梅縣:發動群眾共同締造美好新家園,老舊小區從“憂居”變宜居
2022-10-19 10:11:12   來源:今日湖北

9月27日,藍天映襯下的湖北省黃梅縣國稅小區充滿活力與生機,施工人員正抓緊拆除外墻的腳手架,新刷的淺黃真石漆讓整棟樓煥然一新。這是黃梅縣老舊小區改造中的一個縮影。

黃梅縣委書記劉欲曉視察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近年來,黃梅縣按照“政府主導、住建主抓、部門協同、居民參與”的攻堅模式,以夜不能寐、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改到位”為落腳點,創造性地將“你”和“我”變為“我們”,充分調動老百姓對老舊小區改造的積極性與參與度,確保把老舊小區改造“小事情”辦成改善民生福祉的暖心事、大實事。

據介紹,2022年,黃梅縣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涉及57小區2117戶,改造面積19.3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基礎類小區已完成改造項目的80%。

從“不想改”到“我要改”

“老舊小區改造是順應群眾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是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抓手。改造不是因陋就簡、簡簡單單的修補,而是真正實現改造一個成一個,真正讓群眾住得舒服、舒心。”黃梅縣委書記劉欲曉在調研老舊小區改造時提出要求。

為確保老舊小區改造落到實處,制定最適宜的改造方案,黃梅縣老舊小區改造專班工作人員將群眾關心的問題細化成一張張表格。

一張簡單的表格上,9個問題囊括了老舊小區改造的方方面面:小區路面修復或新建、增設非機動車停車棚、新建或疏通修復排水設施、新增消防設施……9個選項中,5項后面都畫上了“√”。

此外,黃梅縣成立新型城鎮化建設指揮部,指揮部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每周六召開督辦會并開展現場拉練,實地察看改造進展;改造專班現場匯報情況,提出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困難。

黃梅縣委副書記、縣長馬梁視察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改造專班在每個小區進行改造前,都會邀請小區所在的社區負責人一起開會討論改造方案,再由社區工作人員宣傳政策、向居民發放問卷調查表、回收問卷調查表,舊改專班確定改造方案讓老百姓審看、進行現場考察并在施工前公示最終改造方案。此外,改造專班還會讓施工方出具本周的施工計劃,現場進行質量監督。

引導居民參與共建,是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一個重要推手。

黃梅縣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汪營督辦舊改工作

“我們堅持凡事和老百姓商量著辦,發動社區、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居民代表和施工方等共同商討改造方案,堅持讓居民參與改造全過程,充分尊重居民改造意愿,把點單權還給居民,力爭處處改到群眾心坎上。”黃梅縣住建局局長汪營坦言。

位于城西社區的物貿小區是享受共建成果的小區之一,因建設年份早,小區諸多配套設施嚴重滯后,且受地勢低洼影響,排水不暢,小區內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居民苦不堪言。

該小區居民參與共建后,全力探尋排污出口,最終商議以管道埋設的方式解決污水排放難題,但管道要橫穿兩戶私房,業主代表們多次上門與私房業主進行協商。最終,小區污水順利接入市政管道,徹底改變了“小雨小淹,大雨大淹,暴雨看‘海’”的現狀。

質監小區改造前

質監小區改造后

質監小區的居民們更是用實際行動來主動支持改造工作,每家居民都自掏腰包拿出2000元要求進行外墻立面的改造,現在小區面貌與之前截然不同。

建安小區,隸屬于古塔社區。在改造之初,居民們排斥小區改造工作,但看著周邊小區生活環境的大變樣,小區的居民代表聯名向指揮部申請列入改造對象,并積極主動配合施工。

許多抵觸小區改造的老百姓,紛紛自覺申請加入改造行列。

從拆除圍墻到釋放公共空間

“以前有一面墻堵著,空間有限。現在這樣敞亮多了,以后晚上還可以下樓來轉悠一下,散散步。”家住警苑小區的陳先生望著拆除后露出的大片空地,憧憬著不久后的新生活環境。

在他身后,搭建的腳手架上,施工人員正有序地對樓棟進行改造。

拆圍墻,是黃梅縣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的一大舉措,結合風貌因地制宜實行“差異化”改造,讓老百姓最大程度上享受便利。

老舊小區改造設計方案評審會議

黃梅縣委副書記、縣長馬梁曾說:“要突出重點,長短結合,因地制宜,對癥施策,統籌考慮‘強功能、促提升、補短板、惠民生’要求,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人居環境、辦好民生實事。”

陳先生所居住的警苑小區與另兩個小區相連,以前有圍墻遮擋,圍墻被拆除后,警苑小區、派出所小區、衛生局小區3個小區合而為一,居民活動空間更大。

“拆除圍墻解放了公共空間,打通了消防通道。我們打算利用這些空地,修建一些停車位,方便居民停車。”黃梅縣老舊小區改造專班的有關負責人表示,“有一位婆婆說方便多了,她從這里可以直接去街上買菜,再也不用繞一圈了。”

老舊小區改造,要不要改,怎樣改,群眾說了算。

在原本的設計方案上,竹林社區警苑小區是對小區內綠化進行提升。在征集居民意見時,不少居民反映小區內停車位有限,常因停車引發糾紛。召開居民代表大會時,大家一致表示優先解決停車位剛需問題。

“為扎實做好老舊小區改造這篇‘小工程、大民生’文章,我們根據意見修改了施工圖紙,適當減少灌木綠化面積,以喬木增林蔭,將車位由14個增加到45個,有效緩解了停車難問題。”黃梅縣住建局局長汪營說。

早已今非昔比的,還有黃梅鎮劉塘社區水利回收小區,小區的垃圾雜物全面清理了,外墻也進行了噴涂作業。

水利回收小區改造前

水利回收小區改造后

水利回收小區建于1997年,現有67戶居民,是“高齡”老舊小區的代表。在改造前,小區基礎設施陳舊、車輛無序停放、各類管線雜亂無章等問題成了居民的“煩心事”。

“小區環境臟亂差,車輛亂停亂放,垃圾堆積如山,而且這個房子建得時間久,外墻墻磚掉落,還砸到過車上。”水利小區居民吳永峰看到小區進行改造,臉上堆滿笑意,“終于盼到了!從效果圖上看,小區配套設施很齊全,停車位、健身器材都有,還多了綠化。”

黃梅縣始終將居民強烈反映的改造內容納入改造范圍,以‘改到位’為落腳點,實現‘軟硬件’同步提升,得到了居民的大力支持。

從“里子”到“面子”的兩手抓

小區改造成果怎么樣?生活設施是否便利?還有什么訴求?

9月4日,劉欲曉再次實地察看老舊小區改造情況,一口氣查看6個小區,與群眾深入交流他們對老舊小區改造的看法和感受,現場解答群眾疑問,而這已是他兩個月來第4次去改造現場。

此次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改造內容分為必改項目、“三化”改造和提檔項目三種。

古塔社區建安小區召開改造設計方案征求意見座談會

弱電管線入地、雨污分流、消防設施達標、小區綠化增加為必改項目,全方面排除房屋安全隱患;美化、亮化、綠化提標到位,著力打造宜居環境,提高居住舒適度為“三化”改造;根據小區空間、場地條件和業主意愿,實施門禁系統、充電樁、停車位、外立面改造等項目則為提檔項目。

“改造采用EPC模式建設,按照‘一次招標,兩年申報,兩年建設’模式,對零散小區進行基礎類改造,對整合小區進行完善類改造,對有條件的小區進行提升類改造,同時助力業主推選業委會,制訂居民公約,提升居民共治意識,積極引導群眾做好小區管理的后半篇文章。”改造專班有關負責人表示。

118戶居民共用一條污水管道,該怎么解決?

在東山社區人民大道十巷,其周邊的騰龍小區、醬品廠、電影院三個小區,因只有一條污水管道,雨天容易排水不暢,道路經常積水。對此,小區居民常受其擾。

污水管道并聯改造,實行雨污分流,打通消防通道……一系列改造動作,讓3個小區道路不再積水,交通也變通暢了。

如何讓小區從“無人管”“等人管”變為“請人管”“自己管”?

安居小區建設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這么多年來,該小區從來沒有“物業管理”的概念,處于缺乏管理,甚至無人管轄的狀態。

設計方案征求居民意見

該小區進行改造后,在竹林社區和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業主代表會議上,正式討論聘用專業物業公司管理,在全體共同的努力下,物業管理很快投入運作。物業公司在沒有收取物業費的情況下,先干起來,讓業主看到效果、看到希望,堅定對物業管理的信心。

有了物業管理,小區的一切運作都有了“頭緒”。在經過全面的改造和細致的物業管理后,安居小區居民黃先生對該小區的前后變化頗有感觸,“一切都變了,咱們小區現在充滿了正能量。”他笑著說,“現在小區變得和和美美,大家都舉止文明,以前骯臟擁擠的小區變成了干凈清爽的家園。”

目前,黃梅縣2019年至今改造完成的62個老舊小區均成立業主委員會,建立功能型黨支部。后期,黃梅縣將動員各小區招募社會資源參與小區管理或實行業主自治管理,構建起“小區事務大家談、小區建設大家管、小區服務大家做”的良性管理體系,讓廣大居民真正成為小區改造后的管理者和當家人。(來源:黃梅縣住建局、通訊員桂杰、項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永久性国产盗摄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n∨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污码欧美激情h动漫在线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