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作者:鄭秉順) 1995年我們承建昌樟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如火如荼,職工加班加點搶工程進度,在“大干夏季節點,實現高速公路架梁鋪裝”的最關鍵時刻,我們迎來了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家們到昌樟高速工程施工現場慰問工地職工的演出。
著名相聲演員李金斗、李建華在工地現場表演相聲
我們立即組織工地職工到達正在施工的高架橋上,這時發現當地百姓比我們到得早,他們三五成群把整個高架橋擠得滿滿的,有的人自帶長條板凳一排排的坐著、小孩子們就地坐在長凳的前面、有的人站在長凳的后面,沿著高架橋面圍成一個圓型。這時著名相聲演員李金斗和他的搭檔李建華進了圓圈中,當時也沒有主持人出場,李金斗上來就自我介紹,李建華跟著搭腔,一場演出就這樣開始了,李金斗老師的長相、皮膚猛然一看象印度人,就是不張嘴,站在觀眾面前就可以逗樂觀眾,更何況他嘴上打嘟嘟的功夫,一張嘴場內觀眾就笑聲不斷,逗得觀眾前仰后合,說著說著只見李金斗的搭檔李建華指著前排的觀眾大聲說,這是怎么了,快扶起他,抓緊給他喝口水......這一下引起了全場不安的躁動,所有在場的人一下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昏倒在地的那位老鄉身上,大約不到2分鐘的時間,只見剛才那位昏倒的老鄉又恢復了正常,整場演出還不到25分鐘就這樣草草結束。
李金斗與李建華對觀眾說,這天太熱了,大家還是找陰涼地去休息一下,多喝點水,多休息一下,二位藝術家一邊勸說,一邊安慰,一邊疏導。老百姓哪想走開,一會兒一小群人拉著二位藝術家的手要合影照像,一會兒一幫人拿著紙和筆讓二位藝術家簽名,一會兒三五成群拿著西瓜讓二位藝術家吃。工地實驗工李霞和財務室的馮小輝,在這個混亂的場地照了很多“C”位的照片,那個時候工地的照相機還是膠片式。我當時在外場維持秩序,也根本沒有辦法擠進去,與我喜歡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和李建華的合影,回頭想想也值得了,必定我親眼目睹了二位藝術家的表演。
中國廣播藝術團到施工現場慰問演出可是大事情。那時,我從一公司機關調入105施工處任書記,當時105施工處分了三個工地,一個是改革前沿深圳項目,當時是劉建學同志在負責(我小學同學劉翠梅的大哥),另一個是在江西鷹潭船閘項目部,當時鄧遜負責,105施工處也是以這個項目為主,在江西以這個項目為依托,拓展了后序的第二項目樟樹高速公路項目,1997年中標項目由尹應軍同志擔任項目經理。原一公司黨委書記胡繼前找我談了一次話,要我去兼管三個項目,特別是在樟樹高速項目籌備期間,因尹應軍同志是第一次擔任項目經理,胡繼前書記要求我一定去幫助尹應軍同志,把項目部的總體工作理順后,再讓我回鷹潭信江船閘項目工地。江西樟樹高速公路工程項目工地建設非常簡陋,用竹席搭設職工住房,租了幾間生產隊的辦公室作為財務室和合同部、物質部,搭設了三間大的半磚房子作實驗室與食堂,整個工地住處用竹席加竹桿圍起來,也沒有設置大門更沒有設置一名值班人員。為什么要說這一段呢,因為只有經歷過這一段工作,才知道當時職工在工地生產和生活的艱苦,所在的工程地處貧困地區,本來自然條件就艱苦,而我們在建設工地大臨,一方面反映了當時公司與社會同步發展,搞工程對建設臨時住地沒有什么具體的規劃,不象現在搞項目,業主對大臨有一個總體要求,特別對實驗室驗收要求更加高,這也就說明了社會的發展進步,對工程項目的住地建設管理更加規范和科學,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黨支部建設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對施工生產引領的作用發揮得不夠深入,管黨建同時也應該對施工生產進行科學的管理,對工程住地前期的規劃建設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建議權,職工在工地工作和生活才更加安全和舒適,這是我作為支部書記發自的內心的心聲。在這個時候,中國廣播藝術團來慰問演出,送來精神食糧,可不就是大事情,非常鼓舞人心。
在演出現場的高架橋上,萬一發生踩踏意外的事情,那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作為工地的支部書記,必須保證演出現場的安全,在混亂的人群中及時把人員從高架橋上疏散,保證不發生群體性傷害。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渾身出冷汗。能保護好觀眾的安全和中國廣播藝術團的藝術家們的安全,詮釋我工作的責任和擔當,這當然比什么都“值”!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