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直的柏油路通向小區深處,活動廣場整潔寬敞,10月12日上午,湖北省地質局第五探礦大隊家屬區的居民們正圍坐在新修的石凳、石桌旁休閑娛樂。黃石市下陸區團城山街道馬鞍山社區網格員占亞強的到來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居民們正在休閑娛樂
“之前說好乒乓球臺怎么沒建”“我家門口雨水倒流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居民們便七嘴八舌地圍了上來,占亞強就這些問題一一解釋清楚。
這就是團城山街道社區網格員的工作日常。“家屬區老年人居多,很多居民無法熟練地使用手機,我們就時不時地來小區里走動,和居民們聊聊天,傾聽他們對改造的意見。”在占亞強介紹時,許多大爺大媽拎著菜走過,和他熱情地打招呼。
據了解,湖北省地質局第五探礦大隊家屬區由宏達小區、青湖小區組成,建于上世紀90年代,小區內有樓房12棟,居民509戶約1800人,60歲以上人口占了60%,是典型的老年化小區。針對這一情況,團城山街道啟動該小區的改造時,充分考慮到了老年居民的需求。
活動廣場
“我們最想要的就是一個休閑活動廣場。”改造前,團城山街道組織社區、物業公司、黨支部、理事會以及居民代表召開會議,居民代表說出了老人們的心聲。
小區里哪有地方建造活動廣場呢?團城山街道、社區、舊改委、舊改黨支部聯合動員,拆除宏達小區違章建筑300平方米,小區的公共空間變大了。經居民代表、舊改黨支部、共建委員會、社區以及湖北省地質局第五探礦大隊多次協商,按照共建的原則,湖北省地質局第五探礦大隊出資約60萬元修建居民活動中心,為居民提供學習、休閑、交流的活動場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區治理的作用,共同締造美好家園。
“可以栽些樹木乘涼”“廣場建連廊,可以遮陰也可以休息”……有了空間和資金,居民們“親自操刀”參與設計。
“以前我們舞蹈隊只能在路上跳舞,車來了我們就躲到一邊去,車走了我們再跳。”提起過去的景象,小區舞蹈隊的朱阿姨忍不住抱怨。“現在有了桂花廣場,我們可以舉辦好多活動了!”因為廣場上栽種了桂花樹,居民們親切地稱之為“桂花廣場”。
路面刷黑
為了進一步擴大活動空間,居民們建議小區里不設固定停車位。馬鞍山社區書記饒中華介紹,因為老人多停車需求不大,日常可以將車停在小區旁湖北省中大地質基礎工程勘察有限公司規劃的一塊停車位,小區里只設臨時停車位,由居民們自行管理。
團城山街道為了做好舊改這項民生工程盡心盡力,居民們也想方設法參與其中。小區居民自發組織成立了地質情公益社,參與小區管理,在社區指導下實施自治,并積極開展志愿服務,一周三次定期清掃樓道、打理小區綠化帶,為小區里的老人免費理發。每逢節假日,公益社還會組織慶祝活動,居民們輪番上陣表演,其樂融融。
如今,小區管理井然有序,鄰里氣氛也更加和諧了。“真是感謝街道和社區給我們創造了這么好的條件,生活環境越來越好,我們也要一起珍惜愛護。”談起自家小區的變化和和諧的生活氛圍,地質情公益社社長張大爺發出了爽朗的笑聲。(來源:黃石市下陸區團城山街道 通訊員石龍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