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海南省澄邁縣水務局發送《關于商請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協助解決澄邁老城污水處理廠堆積污泥問題的函》至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控股)。
武漢控股相關負責人接到消息后,第一時間迅速召開緊急會議,組織技術骨干力量于6月25日赴澄邁縣就函要求開展相關工作。兩天后,中科院博士許越等專家也到場指導技術工作,與武漢控股海南專班一起正式“拉開”老城污水廠污泥減量脫水固化填筑處置項目的“序幕”。
而這也是武漢控股子公司海南濟澤水務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濟澤公司)深耕于澄邁縣“六水共治”及環境治理相關領域的一個真實縮影,他們以“水管家投融建管運養一體化”這一治水理念為目標,切實助推澄邁縣生態環境建設高質量發展,為海南自貿港的綠色發展注入新活力,更為改善國際旅游島水環境貢獻出“武漢力量”。
初來乍到,穩扎穩打
回憶崢嶸歲月,不忘來時路。2018年,武漢控股搶抓海南自貿港建設機遇,成立海南工作專班,作為“開路先鋒”的他們,以拼搏奮斗之姿,積極拓展海南水務市場,并探索出了應對當地各種困難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化解各種“攔路虎”,使項目生產穩步推進。
海南濟澤公司
澄邁縣是海南省重要的經濟板塊,也是該省主要的經濟體和投資體之一。2018年5月,作為“先鋒隊”隊員之一的尹沖是第一個抵達澄邁縣的人,“那個時候可以說是一切從零開始,辦公室也是借用他人的,當地情況也是我們一步一步去摸索清楚。”他回憶道。
省外項目意味著更艱苦的環境、更艱巨的挑戰。當時這支團隊共有5名成員,全部來自武漢,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一心撲在項目上。
為了做好前期的籌備工作,團隊成員積極與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溝通交流,同時調研考察工作“不放松”,他們的身影出現澄邁縣的各個污水處理廠、周圍的田間地頭、村落的房前屋后,并逐一摸底排查污水管網分布情況和納管狀況……
經過一年多的“摸爬滾打”,2019年12月30日,澄邁縣縣長司逎超與武漢控股總經理曹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20年9月,武漢控股成功承接澄邁縣11個鎮(42個行政村)農村污水治理及收集管網工程EPC+O項目及18個行政村污水處理及收集管網工程EPC+O項目的運維服務,以及對福山供水項目提供技術咨詢服務。
在不懈努力下,團隊成員們對11個農村污水處理廠進行全流程跟蹤并提出合理化建議。“我們對每個廠的設備更新、管網的安裝規范等施工環節都進行了質量把關。”尹沖介紹道,包括選用的材質、泵站選址和一體化設備的選型等也進行了嚴格把控。
揚帆起航,篤行不怠
為了更好地助推項目發展,海南專班還積極培養相關人才,從當年的5人團隊發展至11人團隊,團隊人員為11座污水處理廠的運維人員進行培訓授課,從工藝流程、農污設施、泵站以及管網維護巡查等進行手把手指導,讓大家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并接手好自己的工作內容。
海南專班
巡查管網便是工作重心之一,“我們有一周一檢、月檢還有季檢,就是為了讓每家每戶的污水處理得到保障。”尹沖表示。在排查中,工作人員重點檢查管網有無被埋壓、堵塞等現象,并挨個拍照、定位,并形成問題清單,以便及時解決處理。
雖然有隨行車輛,但大部分管道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步行仍是工作人員巡查時主要的交通方式,頂著烈日,“一走就是一兩個小時”。除了高溫,在植被茂盛且潮濕的海南,蚊蟲叮咬是家常便飯,“偶遇蛇、老鼠、蟑螂之類動物,也是常有的事”。面對艱苦的條件,團隊成員毫無怨言,在巡檢管網沿線留下了堅實的足跡。
談及這些年在異鄉奮斗時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團隊成員笑著說,自身的膚色全部黑了一個度。但這“打趣”的背后更彰顯了海南專班這一路的辛苦耕耘、默默付出。
2021年,海南專班收到了第一筆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運營管理費,共計434萬元,這也標志著澄邁縣污水處理項目進入良性循環的發展階段。
農村污水治理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也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特別關注”。3月30日,澄邁縣縣長冀鐵軍一行前往澄邁縣永發鎮檢查農村污水治理情況。
來到卜羅村農村污水處理廠后,只見廠區整潔明亮,設備運行有序,處理過后的污水清澈見底……冀鐵軍對整體建設情況表示高度認可并當場說道:“相信在武漢控股優秀團隊的管理下,澄邁縣農村污水項目的運維工作會越來越好。”
調研現場
截至目前,海南專班已完成了該項目中8座城鎮污水廠的接收。“這些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日處理規模為8500立方米/日,污水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海南專班負責人徐峰說,等到11座污水處理廠全部接收完畢,將大大改善當地的水生態環境,惠及服務人口約50萬人。
不畏艱辛,砥礪前行
除了深耕于澄邁縣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外,海南專班還勇挑重擔,積極協助當地解決澄邁縣老城污水處理廠堆積污泥問題。
澄邁縣縣長冀鐵軍在項目部視察
“該廠區內有一組氧化溝5年未進行污泥處理,里面堆積了大量污泥,嚴重影響了該廠的提標改造工作。”團隊成員周桐說。
為確保廠區正常生產運行,技術人員提出技術方案,并迅速實施,及時安排處置設備。“我們希望能盡早徹底解決該廠存量污泥問題,讓其由現在的污泥處理能力2.5萬噸/日提升至5萬噸/日。”周桐表示。
在完成老城污水廠存量污泥處理的過程中,武漢控股不僅派出了精兵強將,并不計成本地空運了一套脫泥設備板框機赴施工現場,利用前沿技術,克難攻堅處理該廠的歷史污泥難題,助力旅游島生態修復。
隨著設備進場,項目部圍繞確定的技術路線開始設備調試。經過連續不間斷的藥劑配比調試,第一板泥于7月10日產出,測出含水率為32%,超過預測值。證明了中科院給出的路線可行后,工作人員開足馬力加大生產,爭取提前完成項目任務。
在作業過程中,現場技術人員將此設備發揮到極致,并將有害污泥處理到國家規定標準。
那段時間,在老城污水處理廠里,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由于廠區距離海岸線不遠,空氣濕度較大,常常在外施工半小時,工人們的衣服便都濕透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24小時施工不間斷,“人休息,機器也不休息。”施工人員說。
8月6日,海南濟澤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團隊成員還來不及沉浸在喜悅的情緒里,兩天后,海南省疫情暴發,從8月8日開始,該省多地實行“臨時性”全域靜態管理,隨后,在8月10日,海南省又發布臺風三級預警。
在疫情和臺風的“雙重”夾擊下,海南濟澤公司立即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積極協調當地政府,做好藥劑、污泥運輸車輛的調度,相關物資調配等工作,保障了該項目的施工進度。
施工現場
“保生產”更“戰疫情”,團隊成員還積極響應澄邁縣委縣政府、縣水務局工作要求,組織黨員干部職工支援老城鎮疫情防控工作,并派出3名黨員干部職工出征支援老城鎮疫情中高風險地區,開展責任區值守、后勤保障等工作。
捐贈現場
艱難方顯勇毅,篤行方顯擔當。回顧這4年來的奮斗歷程,海南專班從租借別人的辦公室到擁有敞亮的辦公樓,從項目落地生根到如今開花結果,業務范圍也實現了從建設向服務、從單一向綜合的發展延伸,形成集污水、供水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為一體的水務行業綜合平臺。
未來,這支隊伍將繼續砥礪前行,以綜合實力、國企擔當、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理念,服務澄邁縣“六水共治”,當好澄邁縣“水管家”,將澄邁縣打造成海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示范和樣板。(金若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