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這里生活20多年,原本想換個房子,如今小區環境改造得這么好,我再也舍不得搬走了!”湖北省廣水市黨校職工宿舍的業主為改造后的小區新面貌點贊不已。
黨校職工宿舍的“華麗轉身”,正是廣水市成功改造老舊小區的一個縮影。
老舊小區,曾經是一代人追夢城市的印記。但由于小區的建設年代久遠,建設標準較低,不僅是現代化城市及社區治理的一大“心病”,更嚴重影響城市形象,改造迫在眉睫。
改造前的廣水市黨校職工宿舍
據悉,廣水市今年啟動的黨校職工宿舍、老審計局、政法委等3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總投資164.7萬元,改造項目包括雨水管網、污水管網等項目的升級改造,路面刷黑,排水系統、燃氣管道和路燈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完善。
改造中的廣水市黨校職工宿舍
在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運行中,廣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通過“共同締造”模式,引領、發動居民共同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圍繞“建什么”“怎么建”“達到什么樣的效果”等問題,提前召開居民代表座談會,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與建議。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該局積極發動居民群眾當好“質監員”和“監督員”,共同監督工程項目質量和進度。
以“新”換“心”贏民心。以前的改造工程都是由政府一手“包辦”,政府出資,有關部門監管,群眾則是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不聞不問。而今,群眾發動起來了,居民參與進來了,小區改造的阻礙清除了,整個廣水市的老舊小區改造“順風順水”,迅速推進。
改造后的廣水市黨校職工宿舍
黨校職工宿舍是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試點項目,該項目要求對小區內水、路、綠化、亮化等進行綜合改造,重新鋪設雨水、污水管道,目前已完成雨水溝改造86.6米、新建雨水溝105.38米,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和黨校職工宿舍小區一樣,老審計局小區也發生了新變化。走進該小區,路面清爽整潔,道路兩旁綠樹掩映,讓人眼前一亮。小區門口還設立了垃圾分類點,居民家里的廢品垃圾都有了新的“歸宿”。
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不是社區一方的“獨角戲”,而是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大合唱”。
據了解,今年以來,廣水市住建局始終秉持堅持地上地下統籌、里子面子并重、建設管理并舉,積極探索踐行“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共同締造工作理念,聚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居住服務環境,按照群眾參與、群眾滿意的思路,堅持“內外兼修”,改造“里子”、扮靚“面子”,從而全面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環境,讓人民群眾早日共享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紅利。(通訊員楊長旺、編輯朱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