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樓棟間墻壁單調破舊,現在畫上了彩繪,大伙兒每天路過時總會不自覺地多看幾眼。”近日,家住黃石市黃石港區市建村小區的陳女士欣喜地發現,小區里原本老舊灰暗、光禿禿的水泥墻“穿”上了“新衣”。
改造后
“帶著子女經常回家”“支持父母的業余愛好”“教父母學上網”……8月29日,記者來到市建村小區,只見小區外墻、小區內樓棟的墻面上,一組組以“新24孝”為主題的顏色鮮明的卡通漫畫與整潔的居民樓巧妙融合,使原本“冷冰冰”的墻面瞬間靈動起來。
改造后
市建村小區各個樓棟間的小路是居民們日常通勤的必經之路,2021年,該小區經歷了老舊小區改造,平坦寬敞的柏油路取代了破損坑洼的水泥路,解決了居民“行路難”問題,然而道路兩側灰白破舊的墻面卻坑洼斑駁、破損嚴重,越發顯得單調乏味,居民們總覺得缺了些“人情味”。
黃石市黃石港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最初,樓棟外墻怎么改,改哪些地方,居民意見不統一,尤其是當該局工作人員拿出一套初稿時,很多人不滿意,有些原本支持改造的甚至突然變卦”。
改造后
為此,黃石港區建設局、社區、居民多次召開居民代表會一起商討繪畫方案,開展頭腦風暴。最終,大家決定墻繪主題以‘新二十四孝’為主旋律。
改造后
“墻繪的內容充滿正能量。”家住市建村小區的顏先生抱著兒子在觀看“新二十四孝”墻繪,“看了這些圖,很有感觸,以前總會覺得父母很嘮叨,也不愿意聽他們說話,現在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他們用心良苦。”
如今,多彩的墻繪已經成為市建村小區精神文明宣傳的新陣地、新視窗、新載體,給居民們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廣大居民群眾的文明素質,無形中成為文明新形象的宣傳陣地。(齊典、李佳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