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郁蔥蔥的樹木、整潔雅致的青石板路、精致秀麗的石桌木椅、煥然一新的健身器材……7月29日,記者來到位于湖北省遠安縣的鳴鳳小學家屬區,走過一條筆直幽靜的瀝青道路,這個好似“口袋公園”般的小區便躍然于眼前,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讓人十分的賞心悅目。
改造后的鳴鳳小學家屬區小區
這所建于1984年的小區,距今已有38年的歷史,整個小區只有一幢樓,3個單元,共5層樓。未改造前,該小區是名副其實的“又老、又舊、又小”的小區,占地面積僅2500平方米,卻有“一身的毛病”,破舊不堪的水泥路面、年久失修的排水系統、落后匱乏的配套設施……今年3月初,遠安縣住建局啟動對該小區的改造工作。
“考慮到小區內老年人居多,怎么把這個小區改造的宜人又宜居,是我們著重考慮的問題。”遠安縣住建局工作人員說。
改造后的鳴鳳小學家屬區小區
該局針對小區的場地路面、休閑區域、排水系統、消防設施進行了全面改造。
原來小區內的道路“雨天易積水、晴天土飛揚”,不僅對居民出行造成不便,還影響到空氣質量,經改造后,小區新修了瀝青路面,并規劃了一家一戶的停車位,整個場地變得規整且明朗。
改造后的鳴鳳小學家屬區小區
居民樓前還精心鋪設了一條由青石板組成的人行步道,既美觀又大方,同時,小區新增綠化面積約300平方米,讓居民一回家便能感受到“滿目翠綠”,小區空氣隨之都變得清新了起來。
“以前小區里連散步的地方都沒有,我們就只能去旁邊小學的操場里轉轉。”已在這里居住了20年的曾爺爺一邊牽著小孫女散步一邊笑著告訴記者,現在小區改得跟個“小公園”似的,別提有多舒心了。
改造后的鳴鳳小學家屬區小區
與曾爺爺同姓的小區業委會曾主任也是該小區的老居民,提起此次改造,他同樣贊不絕口:“之前我們的污水管道就跟‘明渠’一樣,一到夏天臭得不得了,現在改造后雨污管網全部都埋在了地下,把我這‘煩心事’都解決了。”
宜人更要宜居。遠安縣住建局工作人員當時在走訪調查時,還發現鳴鳳小學家屬區小區未設置消防設施,他們便為小區內每樓層都配備干粉滅火器,并在樓下設有消防栓,盡心盡力為居民打造安全和諧的居住環境。
如今的鳴鳳小學家屬區小區被“綠意”包圍,與“新意”擁抱。“改造得這么好,再住個幾十年都沒有問題!”82歲的史奶奶一頭銀發,從小區一建好就住進來的她,談起小區的變化滿臉笑意地說。(通訊員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