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湖北省陽新縣排市鎮堅持采用“黨建+產業”的發展模式,圍繞生態化引領、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發展,加大合作社、專業協會、農業龍頭企業、電商等新型經營主體的黨建引領力度,推進“大帶小、強帶弱、富帶貧”的產業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排市鎮鳥瞰圖
如今,在排市鎮的鄉村大地上,良好風尚持續煥新,共建共治共享的成色更足更亮,富民產業方興未艾。
排市鎮下橋村位于幕阜山脈主峰北麓,土地資源豐富,自然植被好,生態系統優越,溫、光、水、熱資源組合為生態白茶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近年來,下橋村根據有利的自然資源環境,通過充分認證,大力發展白茶種植產業鏈。
下橋村黨員明道開、袁知福,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2017年成立麗萍專業合作社。如今,下橋村麗萍家庭農場和下橋村豐保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種植成林白茶面積900多畝,品種有安吉白茶和黃金芽,油茶400畝,項目總投資300萬元,年產白茶40000斤,直接帶來經濟收入60多萬元。
滴水涯瀑布
排市鎮上王村利用滴水涯瀑布等豐富的旅游資源,在排市鎮政府的扶持下,引進了廣東中山鳴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開發黃石市唯一動態自然景觀、鄂東南最大最壯觀的滴水崖瀑布群,投入3.3億元打造自然生態與人文情懷完美融合的綜合性生態休閑旅游勝地,同時,積極引進瀑布景觀觀光和水上漂流項目,著力建設生態旅游特色村。
果園采摘
排市鎮后坑村地理位置屬于半丘陵半湖泊,有耕地面積3200畝,水面面積2000多畝,林地面積800畝,水果面積有1200畝,非常適合水果、中藥材、特色水果、水產、蛋雞、蛋鴨種養殖和鄉土觀光產業發展。
后坑村本著打造“魚米之鄉、蓮藕之鄉、花果之鄉、文明之鄉”的目標,使后坑村成為“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吃、四季有樂”的園林式新農村,從而成立了五個產業合作社,在村里建起了蓮藕基地、水果基地、花卉苗圃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多元化種養殖基地,發展臍橙、雜柑、巫山脆李等優質水果1200畝;種植櫻花、紫薇、茶花、紅楓等花卉苗圃400多畝;養殖蛋雞50000只,今年還新種植了200畝黃蜀葵,養殖了100畝清水龍蝦、螃蟹等特色產業。
蛋雞養殖
排市鎮河北村在黨建+生態化“靚”村的大道上大踏步前進,村“兩委”班子凝心聚力打造“黨建+”,以黨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數字化鄉村建設和發展優勢產業,紅利源源釋放:6家專業種養殖合作社年產成品菜籽油10萬公斤、茶油8萬公斤,年產魚25萬公斤、小龍蝦2萬公斤,年出欄生豬萬頭,年產鮮果10萬公斤,日產鮮蛋6500公斤……
依托農特產品種養殖,河北村積極探索田園綜合體項目,思路越拓越寬,在村民的辛勤勞動下,已成為油、米、豬肉、魚、果等產品輸出大村,是名副其實的菜園子、油罐子。
排市鎮黨委書記舒春風表示,排市鎮將持續擦亮“黨建引領”的金牌,永葆“黃牛”的精神、“猛虎”的勁頭、“實干”的作風,大力發展生態產業,跑出排市鎮鄉村振興“加速度”。(記者胡毅、通訊員吳華臻、汪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