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咸寧市通山縣舉行濱河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開工儀式。通山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通山縣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鐘一宣布項目正式開工,這標志著通山縣2022年老舊小區工作進入“快車道”。通山縣縣委辦公室干部楊元烽、通山縣住建局和新城社區相關負責人、各參建單位及業主代表參加了開工儀式。
通山縣市政公司項目負責人吳濤代表施工單位當即表態,將嚴格按照工程設計文件、合同及相關國家規范進行施工,確保工程在保質、保量、保安全的基礎上如期完成建設任務;將該項目建成精品工程,為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化的文明示范小區筑牢堅實的基礎。
開工儀式
據悉,通山縣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共計8個片區,涉及16個小區,1582戶,89棟已全面開工建設。其中,濱河苑小區位于通山縣城區西片區,建筑面積共計5.1萬平方米,房屋18棟,現有住戶433戶近1800人,由于公共設施存在短板、居民改造意愿強烈,被列入通山縣2022年度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之一。該項目投資779.19萬元,改造主要內容是雨污分流、小區道路黑化、小區綠化、新建停車位、加裝路燈及消防配套設施等,該項目實施后,困擾老舊小區居民的道路出行、雨污混排、屋面漏雨等難題將得以解決。
活動現場
考慮到小區居民改造意愿強烈、參與積極性高,通山縣住建局打破固有思維,按照“做好當年、謀劃明年”工作思路,堅持“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改造方針,在征集居民意見、項目申報和設計時,多次組織通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新城社區、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代表等召開座談會,共同商討改造事宜,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由居民決定“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以及“如何管”;在改造內容、需求調查、方案設計上,堅持“一區一策”,全力爭取居民意見的“最大公約數”,給出設計方案的“最優解”。
施工現場
據悉,自2019年全面啟動老舊小區改造以來,通山縣已累計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1個片區,改造后,小區道路干凈整潔,環境面貌煥然一新,獲得群眾廣泛認可。
通山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老舊小區改造順應群眾期盼,關乎百姓福祉,是實實在在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近年來,通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將其作為“保障民生需求、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舉措。通山縣住建局要求各有關部門和參建單位繼續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作為民生頭等大事,高水平設計、高標準施工、高質量管理,統籌兼顧,密切配合,扎實細致地做好各項工作,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改造任務,努力讓群眾幸福感在家門口得到升級。(編輯朱正學、通訊員湯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