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5月12日是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舉措,全力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災害風險,全面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宜昌高新區緊緊圍繞“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主題,扎實開展“5.12”全國防災減災日暨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實戰演練活動。
活動現場
該活動主要針對不同社會群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七進”活動(進企業、進 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特別是要加強極端災害性天氣的風險識別和預警響應等宣傳教育,提高公眾主動避災避險的意識和能力,做好災害應對,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雷迅出席活動并致開幕辭,宜昌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萬衛平,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應急管理局、農林水中心、消防救援大隊、綜合執法局、北苑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園區、街辦、白洋鎮分管減災的負責人及專管員,村(居)分管負責人及信息員參加活動。
轄區居民積極參與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
活動上,雷迅對該活動各單位、各部門和全體參演人員的辛勤付出表示誠摯的慰問,并對全區防災減災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
雷迅表示,防災減災宣傳要入腦入心,結合“線上+線下、新型+傳統”模式,推動防災減災“七進”活動;風險隱患排查要落實落地,做好重要工程設施的風險隱患排查,將風險隱患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災害風險預警要多種多樣,多途徑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手段和村村通廣播、等傳統手段,打通災害風險預警“最后一公里”;應急隊伍建設要“能文能武”,要切實提高基層應急隊伍能力,加強災害信息員、安全監督員、應急志愿者群防群治隊伍建設;應急預案要實用管用,牢固樹立“防優于抗”“減先于救”的理念,強化底線思維,堅持未雨綢繆;應急物資保障要健全完善,持續筑牢安全發展基礎,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環境,為宜昌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東山花園社區活動現場,大家集中觀看了宜昌高新區防災減災宣傳片、森林防火宣傳片、深圳路小學防震減災疏散演練記錄片。隨后高新區應急管理局、消防大隊組織開展設備實戰操作演練,詳細講解各種設備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大屏同步實況直播講解設備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該活動采用“大屏同步實況直播”的宣傳形式,打破地域限制,營造出強烈的現場感。同時,現場設立咨詢臺、宣傳展板等,發放防災科普知識宣傳冊2000余份、消防宣傳海報1000余份。通過此次活動,有效宣教自救互救基本常識,增強了群眾防災減災意識,營造了濃厚的防災減災氛圍。
下一步,宜昌高新區將繼續推進“5.12”防災減災系列活動走深走實,堅持聚焦風險,全力防控,扎實推進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強化風險監測預警,常態化發布災害性天氣等風險預警信息,補齊基層綜合減災短板,積極推進筑堡工程、防災減災示范村(社區)創建,并實現轄區自然災害綜合保險覆蓋率100%,有效分散及轉移災害風險。
同時,堅持預案先行,有備無患。宜昌高新區結合轄區災害風險點、季節性特點積極開展應急演練,及時總結經驗,評估、優化應急預案并結合實際擴充儲備應急物資,建立以專業性救援隊伍為主、以社會救援力量為輔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全力提升應急指揮與救援協調能力。
此外,宜昌高新區繼續堅持突出宣教,強化警示舉措,堅持通力協作聚合力,進一步壓實責任,靈活運用各種宣傳手段開展多層次、多角度、全覆蓋的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不斷提升轄區居民應急意識和應急技能。(通訊員易婉婷、韓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