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在風景如畫的小區里,蔚藍色的天空下,映入眼簾的是郁郁蔥蔥的林木、賞心悅目的景色……4月28日,記者獲悉,近年來,恩施州宣恩縣老舊小區改造打通生命救援通道,雨污分流,拆違透綠,煥發新生機。
小區綠化
居民告訴記者,緊閉的窗戶終于可以開啟,以前白天黑夜都需要照明燈,一樓窗戶外被一棟違建的樓擋得死死的,下雨天更是不敢打開一點透氣口,違建樓與窗戶之間形成的陰暗巷道,蚊蠅滿天飛,堵得住雨水不流進屋內,卻堵不住臭烘烘的氣味到處竄。
舊房改造前的亂象
上湖塘片區舊房改造是宣恩縣舊房改造的“探索者”。宣恩縣住建局聯合縣城管局、城建專班、社區合力統一拆違,不少違規搭建的車棚、衛生間、廚房、圍墻等相繼被拆除,引得不少小區居民圍觀叫好。
“你們搞的這個事太好了,這個小區里到處亂搭亂建,原來8、9米寬的消防通道被堵得死死的。前幾年,小區里面有家失火了,消防車進不去,真是急死人!現在好了,四通八達了,太棒了!”小區居民樊女士話語中抑制不住的激動。
如今的小區變得井井有條
這一切的改變都得益于宣恩縣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位于貓兒堡社區的機械廠小區,是宣恩縣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二十多年前,機械廠改制后至今,公共設施缺乏管理維護,小區里的路面坑洼不平,住宅樓小廣告到處可見,停車秩序非常混亂,小區居民生活有苦難說。隨著舊改工程的推進,小區環境肉眼可見地發生著改變:違建的拆除,打通了生命救援通道;雨污分流,解決了污水四溢的問題。
宣恩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改造過程中,宣恩縣住建局舊改專班充分傾聽民意,融入民需,把事情干到群眾的心坎上。在具體實施中,多部門聯合,統籌規劃改造方案,一攬子解決老舊小區面臨的諸多問題,為老百姓打造了一個干干凈凈的幸福家園。(通訊員田丫、李登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