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羅擎云 梁小友報道)為繼承革命傳統,傳承“五.四”精神,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4月26日上午,紅安縣職教中心組織職青社成員赴紅安縣知青茶場開展優秀青年教師理論讀書班第三期活動,校黨委成員、全體職青社成員參加。
紅安縣知青茶場的前身是東風林場,1968年,一批知青懷著“上山下鄉獻青春,廣闊天地煉紅心”的壯志豪情,來到紅安這片荒山枯地,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開墾種植,使荒山枯地變良田。現在的知青茶場集種養幫扶、展覽、休閑于一體,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成為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致富茶場”。
在知青茶場,全體成員開展了 “五個一”活動。
一是“訪”。全體職青社成員參觀了茶園、知青老屋、知青展覽館、農耕文化館等場館基地。知青老屋的墻上,毛主席語錄引人注目:“農村是一片廣闊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知青展覽館里,一幅幅當年知青們勞動生活熱火朝天的畫面,讓大家感受到了當年知青們的青春熱血。農耕文化館里,水車、籮筐、手推車等老物件無聲地訴說著過去農耕歲月的艱辛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在參觀的過程中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
二是“溫”。即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全體人員高舉右拳,在讀書班班長何佳輝的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三是“唱”。即開展一次唱紅色革命歌曲活動。全體人員合唱紅色革命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表達對黨的熱愛與忠誠。
四是“誦”。即開展誦讀紅色經典活動。全體人員齊聲誦讀紅色經典《盛世中國》,歌頌黨的豐功偉績。
五是“講”。即開展一次講紅色故事活動。該校副校長劉順利飽含深情地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七年知青歲月,激勵全體青年教師永葆教育情懷,立足工作崗位做貢獻!
活動中,優秀青年教師代表、團委副書記程香以“弘揚五四精神,爭做有為青年”為主題進行了發言,5位青年教師代表暢談自己的工作感悟,表達了創先爭優的決心。
該校黨委書記、校長王叢軍在講話中強調,全體青年教師要充分認識“五四”運動的重要歷史地位,深刻理解“五四”運動深遠的歷史與現實意義,更是要以“五四”運動精神為感召,明確當代青年肩負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擔當。2022年是學校“高質量發展攻堅年”,學校將延續既定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立足遷建新形勢、市賽新機遇、“雙優”新挑戰,全面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希望全體青年教師用勤奮擔當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把“勤奮擔當”的品格熔鑄在“不忘初心、永跟黨走”的錚錚誓言中,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職教發展添磚加瓦,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全體青年教師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殷切希望,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把個人人生理想融入到紅安職教高質量發展建設當中,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編輯 小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