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陳路口有落葉未清掃干凈,趕緊去清掃。”黃石市陽新縣楓林鎮五合村衛生監督員柯四平打電話給責任段公路養護員何秀明。何秀明立馬拿著大掃帚趕到五合村張陳路口,清掃落葉。這是筆者12日下午,目睹的生動一幕。
五合村,過去是重點貧困村,2019年脫貧摘帽。為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該村從“抓好村容整治,培養衛生習慣”做起,切實抓好這項基礎工程。為此,五合村村干部和黨員代表積極探索新路,設立公路養護員、保潔員和衛生監督員。“三員”恪盡職守,扮靚了村容。
清潔現場
該村有4條公路,轄區路段總長20公里,且這些路多半是山路,彎多路陡,以往路上落葉成堆、砂石成群,帶來諸多安全隱患,事故常發。
近些年來,五合村村委會把公路養護擺上重要位置,聘用8位養護員,分別劃定責任路段,明確具體任務,實行路段責任制。在大洪路段,養護員陳緒華,頭戴草帽,正在打掃公路上貨車灑落的石子。“我養護的這段路有3公里長,一個星期打掃兩三次,基本上算義務勞動,作為本村村民做點貢獻應該的。”陳緒華開心地說。
保潔員陳緒善負責陳家組的衛生,每天早晚打掃村前屋后衛生,清運本組垃圾,村里有6個保潔員,每個人都有責任區域。
為了督促養護員和保潔員做好工作,衛生監督員會及時電話提醒,督促及時履職盡責。
該村設立了優秀獎,年終有村干部和黨員代表對他們工作進行考核,表現好的給予500元獎勵。
五合村本身集體經濟薄弱,五合村村支部書記陳世伙表示,一方面勒緊褲帶,壓縮不必要開支,另一方面,發展集體經濟,增加集體收入。
楓林鎮黨支部書記石子倩向記者介紹,五合村的環境衛生做得非常好,路上無砂石,地面無紙屑,到處干凈整潔。該村聘用“三員”的做法值得推廣,楓林鎮里要開現場會,號召其他村去學習取經。(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