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唐詩宋詞元曲,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詩人洛夫曾經說過:要是把帶酒的唐詩宋詞拿去壓榨,每首至少會淌出半斤酒來。據統計,《全宋詞》作者1397人,其中江西174人,人數居全國第二,但開宗立派卻是全國第一。
今天,李渡宋宴上吟詠的絕妙酒詩、酒詞,很多都是這些江西宋人參加宋宴的“結晶”,如果沒有了這些文人墨客,那宋宴的氣場就大打折扣了。
以陶淵明為代表的田園詩派和隱逸詩派
在宋代,不能不提東晉的陶淵明。
因為宋宴的自然與本真,本就源自陶淵明的《飲酒(其五)》??梢哉f,陶淵明在唐宋與酒魂一般的存在: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宋代大文豪蘇軾對此評價:“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最有妙處?!?/p>
時下,有多少人是為了采花而上山,是為了喝酒而攢局!兩相比較,情趣與意境立判。
難怪,很多人對李渡宋宴心向往之,只一次就難以自拔!“只緣身在此山中”!
以晏殊、歐陽修為代表的江西詞派
中國歷代宰相1500余位,僅宋代就有137位,其中江西16位。他們的官品沒的說,更主要的是文采飛揚到登峰造極,加到一起就是留給后人評價的“人品”,直到現在,他們都高舉各自的族譜之中,家廟、宗祠之中,為后世子孫所敬仰。
先說晏殊,至今都1000多年了,還被尊為做官的榜樣、做文的楷模。他的“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單從“一曲新詞酒一杯”,就知道他是在宋宴中的領袖,當然了,參加御宴除外。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更是妙筆生花,已是暖酒微醺、妙手偶得的千古經典。
而“紅蓼花香夾岸稠,綠波春水向東流。小船輕舫好追游。漁父酒醒重撥棹,鴛鴦飛去卻回頭。一杯銷盡兩眉愁”這首詞,也成了李渡酒“知味攏船”的千古佳話,以絕妙宋詞給家鄉(xiāng)酒做廣告,晏殊宰相是江西第一人。
再說歐陽修。
歐陽修官至副宰相,被譽為“千古官場伯樂第一人”。但為文,感覺比當官的成就更高,畢竟人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想想,唐宋兩朝宰相659名,但入選唐宋八大家的卻只有2位,神奇的是,他倆都是江西人。其中之一,就是歐陽修。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p>
宋代官人加文人多是宋宴的主角,對一些宋宴的玩法多有創(chuàng)制,比如歐陽修,其《醉翁亭記》中的“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本褪瞧裼涊d的“大自然宋宴”發(fā)明者,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也是迄今對“宋宴”最高境界的解讀。
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藏書一萬,金石遺文一千,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還有一翁,在五物之間,謂之六一?!?/p>
由此也可以看出,宋代江西人對宋宴的貢獻!說李渡宋宴,江西味道,不為過吧?
如今,李渡酒業(yè)相繼在徐州、南昌、長沙開李渡宋宴,巧妙地借助美食、美曲、美景、美酒,奉獻出一場場中國白酒沉浸式美學盛宴,即便是在21世紀的今天,也能沉浸式體驗宋人的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