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甸,是濕地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兩江環抱的蔡甸區濕地草甸眾多,“蔡甸”因此而得名。春暖花開,定位武漢蔡甸桐湖,萬畝草甸遍布河灘,紫云英繁星點點,油菜花金黃奪目,各種野花隨處可見,鳥兒鳴叫,蜜蜂嗡嗡,充滿野趣。
蔡甸桐湖兩河環抱中的萬畝草甸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蔡甸桐湖省級濕地公園,從九真山一路向南,經新永桐公路、016縣道穿過桐湖正街,來到洪北大堤香爐山渡口,這里是西來的黃絲河和通順河的交匯點,兩河匯流后一路向東注入長江。
駐足香爐山頂,大堤內外,儼然是冬春兩重天:河道之外的枯草剛剛吐露綠意,河灘上早已是郁郁蔥蔥,如茵的草甸鋪滿河床,三三兩兩的游人支起帳篷,盡情享受休閑時光。
游人踏青而來
“這里是長江通江支流,古稱‘太白湖’,處于古云夢澤東端,因詩仙李白泛舟游玩而得名。明朝《嘉靖漢陽府志》有詳細記載,夏季漲水可與長江連成一片;秋冬水落,溝洫始分。現在春水漸漲,河灘上草長鶯飛,生機勃勃,是一年四季最美的季節。”桐湖辦事處副主任陳超帶著記者一路解說。
眼前,紫云英在綠草間競相綻放,蜜蜂在花海里“嗡嗡”奔忙,微風拂來,花香和青草味混合在一起,沁人心脾。
紫云英花海
“這里的紫云英都是純天然的。去年冬天,我們為了恢復濕地植被群落,播撒了一些花草種子,不施肥,不打藥,但今年長勢挺不錯。明年,這一片紫色花海一定會開得更好。”
春天紫云英,秋天紅蓼花。香爐山渡口東邊不遠處的河灘上,還有一大片紅蓼花,據說,秋天開花時,一片紅色讓人驚艷。
紅蓼花海
“桐湖濕地原生態,紅蓼花海醉人間”。陳超介紹,2021年11月,桐湖外灘這片原生態美景紅蓼花海網上爆紅,吸引了武漢市及仙桃、天門、潛江等周邊5萬多市民游玩,一度躍升至武漢市景點人氣榜第7名,桐湖也開始享受生態價值帶來的經濟紅利。桐湖農場的“香妃魚”“香妃米”“香妃藕”等優質農產品深受游客青睞。香爐山大隊的一對七旬老人,兜售的湖藕野菜供不應求,月余收入過萬元。
近年來,武漢市生態環境局蔡甸區分局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堅持不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治理。桐湖辦事處積極對接武漢“濕地花城”建設規劃,發揮桐湖全境背靠通順河賞花綠道(濕地花田線)優勢,著力加強桐湖濕地生態保護,同時,將桐湖集鎮作為綠道服務區來打造,完善功能,吸納人氣,激活商業,促進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
生態環境持續優化,讓桐湖辦事處先后獲評“國家生態鄉鎮”“國家衛生鄉鎮”稱號,城管革命、空氣質量改善、河湖長制等多項工作成績排名蔡甸區第一名。
“保護好桐湖的山水林田湖草,就是保護長江母親河。桐湖發展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這些年我們一直致力于探索著‘生態美’推動‘共同富’的現代農業小鎮建設之路。”桐湖辦事處主任萬世雄說。
如今,通順河域四季換景,“春游美麗草甸、夏觀百鳥爭鳴、秋賞紅蓼花海、冬品美味鮮魚。”網友們將這些美景拍成抖音在朋友圈里發布,吸引了很多的粉絲關注。(通訊員鐘航、麻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