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環保攻堅污水處理難關
3月18日,武漢市東湖高新區豹澥污水處理廠內,員工們正在開展“世界水日,我們在行動”宣講活動,迎接即將到來的“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這座城市污水處理在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南方都市環保)的建設、運行下,已經穩定達標運行10年,為東湖高新區的高質量發展守牢生態底盤。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此次活動主題為“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復蘇河湖生態環境”。
一直以來,作為冶金環保“國家隊”的中冶南方都市環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方位投入碧水保衛戰——扎根鋼鐵冶金領域,并向市政領域拓展,發展形成了冶金工業水處理回用及零排放、市政(工業園區)污水處理、污泥/餐廚垃圾處理處置等方向,從點滴水環境入手,建設人水和諧的美麗中國。
核心技術聚焦冶金企業廢水零排放
從渤海灣到長江之畔,再從長江之畔到北部灣之濱,到處都留下都市環保人保衛碧水的身影。
中冶南方都市環保承建的河北天柱水處理中心工程,日處理廢水能力2.5萬噸,以“節流優先,治污為本,提高用水效率”為原則,從企業改善用水水質、分質供水入手,收集并處理各生產工序排污廢水,處置完成后回用至鋼廠各生產工序,通過全廠水資源的梯級高效資源化利用,最終實現了廢水的零排放。
河北天柱鋼鐵城市鋼廠搬遷項目水處理中心工程
在湖北,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利用自身在高濃度難降解廢水處理、高效生物脫氮、廢水膜法回用等方面的獨特技術優勢,研發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多級A/O生化處理+PACT吸附濃縮沉淀+多級膜深度處理的第二代焦化廢水處理關鍵技術,解決了焦化廢水處理困難的難題。
中冶南方都市環保以“淵源再生,綠色共融”為目標,承建了廣西盛隆鋼鐵廠水處理項目,在實現節能減排、廠內零排放的目標基礎上,為盛隆打造了“曲水流觴”的園林式鋼企水處理中心,每年處理廢水1400萬噸,為建成低碳、環保的綜合型鋼鐵企業注入新動能。二十余年來,都市環保聚焦鋼鐵冶金頭部企業,用扎實的核心技術,助力冶金廢水零排放。
廣西盛隆升級技術改造工程二階段水處理項目
高效處理城市污水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處于武漢東湖高新區的豹澥污水處理廠,占地88畝,每天處理7萬噸污水,創新地采用了強化生物脫氮除磷功能的水解酸化+改良型A2/O工藝+混凝過濾工藝,穩定的解決了污染物種類多、濃度波動幅度大等難題。
武漢東湖高新區豹澥污水處理廠
長江中游北岸,大別山中段南麓,一座花園式的污水處理廠——麻城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也正在夜以繼日的處理著城市工業園區污水,日處理污水2萬噸。
麻城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
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共運營4個市政(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和17個鄉鎮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水量約20萬噸,服務武漢、黃岡、十堰等多個地區,為當地打造綠水長流、青山常綠、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
新法處置污泥/餐廚引領資源化利用
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將最新研發技術“跨行業固廢協同制備陶粒技術”成功應用于湖北某地已建成的多源固廢協同資源化處置項目,投產運行后,該項目可實現單日最大處置市政污泥100噸和河湖底泥80噸(以80%含水率計)、農林廢棄物20噸,形成超凈-蓄水環境功能材料超過30噸,為“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提供了新的方案。
超凈-蓄水材料與人工濕地、生態護坡、排口生態浮床等協同應用
正在興建的千子山有機質固廢處理工程,每天可處理廚余廢棄物和餐廚廢棄物1000噸,是目前國內處理規模最大的有機質固廢處理項目,將有效地避免濕垃圾濾液造成的地表徑流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等問題。同時可以合理地、有效地和較為經濟地解決城市垃圾資源回收問題,日產生物沼氣超過60000 Nm3,年發電量超過4000萬度。污泥/餐廚垃圾處理處置新方法,將有力探索社會綠色低碳發展路徑,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通訊員 岳楊 任振元)
千子山有機質固廢處置項目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