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獲悉,武漢市東西湖區126所學校食堂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型改造。校園食品是否安全,監管部門、學生家長、學校老師均可“看得見”。
建設“互聯網+明廚亮灶”學校食堂是“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民生實事項目。2021年4月,武漢市市場監管局、武漢市教育局聯合推進“了互聯網+明廚亮灶”升級改造工程。2021年底,東西湖區已完成了55家公立學校食堂改造市級目標。截至目前,該區126所學校食堂已完成“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化改造。
記者在東西湖區市場監管局“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指揮平臺看到,食品安全監督科相關負責人周宇正在例行檢查各學校后廚的食品安全狀況。只見她輕點鼠標進入長青街九坤幼兒園、吳家山第一小學、吳家山第四中學等學校食堂,均可看到操作人員穿戴工作衣帽在進行原料清洗、切配、烹飪等實時畫面。
周宇說,納入東西湖區“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平臺的每個學校食堂,在儲存區、加工區、烹飪區、餐具清洗消毒區、備餐區平均安裝了8個監控攝像頭。當監控視頻接入該平臺時,即可實現“視頻監控、全程監督、智能抓拍、精準監管”。
監控視頻還可以抓拍食堂工作人員未佩戴帽子、口罩等不規范行為,并將畫面推送至學校管理人員和東西湖區市場監管部門。若發現個別學校食堂存在不規范行為和隱患,市場監管部門均會要求其及時進行整改。
同時,監管部門、學生家長、學校老師在該平臺上還可以查看進貨單據、食品采購及查驗、餐具消毒、食品留樣等臺賬信息,讓后廚操作更加透明、食品更加安全、家長更加放心。
“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平臺,學校食堂加強食品安全的自律意識提升了,執法人員的監管效能也提升了。”東西湖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黃玲說。此舉為保障學校食品安全起到了有效監督的作用,也保障了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據悉,東西湖區市場監管局下一步將充分發揮“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作用,將民辦學校、中小型餐飲企業、綜合體商圈等單位納入監管范圍,不斷改進和優化監管模式,全面提升全區食品安全水平。(記者胡毅、通訊員蔡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