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湖北省當陽市醫保局為進一步加強醫療保障行風建設,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堅持對特殊群體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把解決特殊群體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作為特殊群體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出了一系列細化措施。
首先是落實“慢門政策”,方便病人就診取藥。當陽市醫保局嚴格落實國家特殊藥品政策,將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特殊藥品從最初的61種增至156種,當陽市特殊藥品申報通過定點醫療機構即可申請,各定點醫院安排專門的責任醫師管理,確保重病患者用藥安全、高效、貼心。
其次是創新醫保征收方式,特殊群體應保盡保。在做好醫保征收宣傳工作基礎上,當陽市醫保局積極與民政、殘聯、衛健、鄉村振興、退役軍人等部門加強聯系,核對特殊人員參保信息,做好人員類別標識,調整動態數據,對相關部門提供的特殊人群名單照單全收,并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確保應保盡保。
然后是全面實現“一次不用跑”,為特殊群體提供幫辦代辦服務。針對特殊人群,當陽市醫保局開展幫辦代辦服務,點對點解決問題,廣泛公布服務電話,實現電話直接辦理。群眾需要辦理城鄉居民參保信息變更登記、參保單位參保信息查詢、參保人員參保信息查詢、異地轉診人員備案等事項,直接撥打電話即可。該局還開通了預約服務、陪跑服務、微信群轉辦等服務,實現了19項業務“零跑腿”。
最后是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實現信息系統“微循環”。當陽市醫保局通過信息系統下沉建設,建立“不出鎮村門,辦好醫保事”基層醫保服務體系,形成了“市醫保經辦機構--鄉鎮(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村委會便民服務大廳”“市醫保經辦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兩條服務線,構建起覆蓋市、鄉鎮、村三級的組織架構,讓特殊群體辦理醫保業務不用四處奔波;建立特殊人群經辦服務臺賬,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通訊員曹金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