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咸寧市通城縣住建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緊密結合“屋場會”居民議事制度,讓屋場會成為及時宣傳小區改造政策、傾聽民意解難題的重要載體和主要抓手。
“我們門口的管道一到下雨就堵了”“小區路燈數量太少”……近日,在湖北咸寧通城縣旭紅社區秀水華庭小區內,咸寧市通城縣住建局就老舊小區改造問題召開屋場會,社區干部、小區樓棟長和居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建言獻策。
居民夜間召開屋場會
屋場會上,老舊小區改造專班工作人員全面講解了老舊小區改造的相關政策、具體內容、施工方式,小區居民就改造內容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部分居民對小區整體改造存在的問題現場提問,工作人員一一予以解答,解除了居民的困惑。
“我們召開屋場會,就是要解決小區舊城改造存在的實際問題,不斷為小區居民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睂0嘭撠熑藯罱馃樥f。
民眾紛紛稱贊這項工作是為群眾做好事、做實事的民心工程,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并一致表示全力支持和配合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小區改造施工現場
“與群眾同坐一條凳,同喝一壺茶,拉近了我們和老百姓之間的距離,有話敞開了說,我們就能實打實地解決大家的急難愁盼問題。”咸寧市通城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為民解“煩心事”的“屋場會”,打通了居民心中的堵點,也提升了居民對舊城改造工作的滿意度和認可度。屋場會成了解民惑、通民心、破解社區改造難題的一條有效途徑。
據記者了解,秀水華庭小區是通城縣建設較早的一個開發小區,擁有11棟商住樓,常住人口1500余人。2021年改造項目啟動后,投入項目資金600萬元,居民積極自籌資金20余萬元實施綜合改造升級。
小區有序停車
咸寧市通城縣住建局堅持問題導向,以便捷、完善、高效的功能配套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其結合小區實際和居民意愿,實施道路改造、管線序化、綠化提升;開展雨污分流、垃圾分類、環境整治,解決小區設施缺損、功能不全、管理薄弱、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實現居民生活更“智慧”。
新增的分類垃圾桶
據悉,咸寧市通城縣住建局通過對小區污水、雨水、供水等管網及小區道路進行統籌改造,做成“零直排”、“管線下地”、“道路白改黑”小區;通過增設停車設施、智慧安防、智能監控系統等提升小區服務功能。
通城縣堅持“惠民生”主旨,始終秉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宗旨,以“一年一小變,三年大改變”為目標,推進小區“舊貌換新顏”。
咸寧市通城縣住建局通過老舊小區的智慧化改造為老舊小區構建更安全、更干凈、更有序的社區環境,為解決社區治理頑癥、創新小區治理模式提供科技賦能,讓居民感受到小區更智慧、更幸福的顏值和溫度。(通訊員江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