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記者/文翔 向明 通訊員/朱建斌)空巢老人,尤其是高齡老人洗澡難,動輒摔傷骨折乃至一臥不起,已是當下中國社會痛點。盡管民政部十多年前即著手研制老年人助浴技術方案,但各地政府采購服務魄力不足,一直未找到社會運營模式低價高效突破口。在剛剛召開的湖北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省政協常委、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葉青帶來了“關于推廣孝感政、社、企聯合破解老人洗澡難的三結合助浴模式的建議”。
2021年重陽節前夕,高度重視孝文化當代化和老齡工作創新的習近平總書記號召:要把積極老齡觀和健康老齡化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和財政投入。
隨后,中共中央 國務院聯合發布《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
通過學習領會中共中央這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也開始關注、調研老齡工作。2021年冬,我在長江網的長江頭條上提出,助浴,已成為老齡社會的剛需。建議武漢開展社會助浴,包括研制可移動服務的助浴工作車。
2021年12月底,湖北日報荊楚網、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網、長江日報、武漢晚報、孝感日報和孝感電視臺,均以孝感破解老人洗澡難,首創政、社、企聯手助浴模式為題,詳細報道了由孝感著名抗疫志愿者、星光耀志愿隊隊長黃紅霞與著名老兵馬國旗大校發起,孝感市衛健委老齡辦支持,孝感福利康復中心、孝感市一醫院等十家機構配合,學養融合的養老機構湖北緩老院大學水療中心,捐贈超音波臭氧殺菌紅外線泡澡設備,培訓百名星光耀志愿者助浴師,免費為孝感市老人助浴。四川日報的川觀新聞和鳳凰新聞、今日頭條、楚天視野等媒體也紛紛轉發。我也寫了一篇兩千字博文,再次提出助浴是老齡社會的剛需,共同富裕包涵助浴。社會志愿者+養老服務機構專業設備+政府和慈善總會采購服務,三位一體助浴模式是孝感孝文化創新的體現,是能帶動地方旅游的一張名片,更是老齡工作走在前列的一個具體成果。
因此,葉青提出如下建議:
一、三方聯手才能夠解決問題。孝感市助浴模式可概括為整合資源,政府、社會和企業三方聯手、社會公益化運營。助浴經費主要為五個一點:政府采購服務撥一點,慈善總會捐一點,養老服務設備機構緩老大學讓利一點,社區和干休所志愿者提供一點,家庭個人承擔一點。政府和慈善總會,首先鼓勵子女為老人積極采買安裝臭氧殺菌、可供一家三代共用的助浴設備,并給予一定補貼。同時在社區和干休所設立老人助浴體驗館,對參加關愛老人助浴工作的志愿者給予適當生活補貼。
二、成立專門組織加以協調。由省民政廳、衛健委、退役軍人事務廳和省慈善總會,聯合總結這一模式的創新價值,成立聯合工作小組,面向全省推廣孝感市政、社、企三結合公益化助浴為主的社會運營模式。對外作為湖北孝文化的新名片大力宣傳,對內作為創新老齡服務的新項目大力扶持。外促文旅吸客招商引資,內創以點帶面普惠眾生。
三、隨州十堰研發助浴車。支持湖北緩老院大學養老服務公司依托東風汽車集團,聯合研制面向全國市場的助浴工作車。制定全國助浴師標準,以助浴師服務為新興產業,拉長湖北省老齡經濟產業鏈。推動湖北老齡事業走在全國前列。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