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記者獲悉,為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地落實,自今年4月份開始,及時捕捉百姓呼聲的大冶市委、市政府,對大冶市夕陽紅廣場進行了全面改造升級。如今,夕陽紅廣場已成為大冶一處富有文化氣息的網紅打卡地。
改造升級后的夕陽紅廣場
改造升級之初,為全面摸清市民對夕陽紅廣場提檔升級的期盼和需求,大冶市住建局采取設置“征求意見箱”、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會等形式讓市民“點單”,充分吸納市民意愿和創意;同時,還廣泛征求街辦社區、城管、規劃、文旅等部門意見,確保將廣場改造成市民滿意的民心工程。據統計,此次“點單”問需于民活動,大冶市住建局征集不同群體意見計4大類,共120余條。
到夕陽紅廣場游玩的市民
改造升級過程中,大冶市夕陽紅廣場改造面積達10000㎡、新增廣場硬化面積4500㎡、百姓大舞臺70㎡、休閑看臺及座位300m、樹池座位240m,安裝成品座椅66條、園林石桌椅16套;另在原有場地基礎上再新增座位約1300個,新增文化對聯8幅、木質牌匾6套,百姓舞臺安裝了射燈和景觀燈,夕陽紅廣場周圍栽種了綠化苗木等基礎設施。
據了解,在大冶市夕陽紅廣場改造升級過程中,有諸多值得關注的“小心思”和“小細節”:整個廣場未設一處臺階,真正實現無障礙通行;地磚未用普通花崗巖火燒板,而是結合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采用了紅色透水磚,一方面與夕陽紅的紅色主體契合,另一方面其透水性也解決了廣場雨天的使用問題。
夕陽紅廣場上的百姓大舞臺
同時,大冶市夕陽紅廣場內的樹池座位增設了靠背,健身設施劃區域集中設置、木條椅和石材條椅搭配設置、增加公共廁所蹲位等,這些改造細節均充分體現了設計人員為市民所思所想所花的“小心思”和“小細節”。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夕陽紅廣場的質感與文化品味,夕陽紅廣場改造升級工程在文化上下足了功夫。夕陽紅廣場上的亭不僅命名考究,而且還組織大冶市詩聯學會、大冶市書法家協會名家,書寫了“歌詠千秋春風筑夢全方位,情系百姓嘉木成蔭零距離”“銅海飛煙生逸趣,金湖湛月爽精神”等8幅雅致、工整的對聯,懸掛于夕陽紅廣場上的“逸趣亭”“百姓大舞臺”等亭。
夕陽紅廣場的逸趣亭
有來夕陽紅廣場游玩的市民說,懸掛于“逸趣亭”“百姓大舞臺”等亭的對聯,不僅體現了深刻的民生意義,還展示了濃郁的大冶地方特色,更為夕陽紅廣場這個網紅打卡點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值得一游。(通訊員樂祥俞、黃浩、汪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