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陽新縣法隆完小楊利軍堅守山區25年播撒愛和文明的火種
2021-11-24 17:09:51   來源:今日湖北

山嵐疊嶂,云霧繚繞。黃石市陽新縣王英鎮法隆完全小學(以下簡稱“法隆完小”),就坐落在這窮山僻壤,又好像是人間仙境中。

這是所不起眼的小學,但因有個好校長,不僅全縣聞名,并業已成為教育教學示范學校。

日前去采訪,筆者但見他家里“先進個人”“模范教師”“優秀校長”等各種榮譽證書堆得像小山。

自從走上教書育人的這條路,好校長就把學校當家一樣經營。因為有責任和懂得奉獻,播撒山區文明的火種越來越多,他也贏得了領導和社會的一致好評,他就是楊利軍。


面對村小學校長的一雙淚眼

他放棄了外出掙錢的機會

毅然選擇了做一名“孩子王”


1996年,楊利軍高中畢業。那時,在廣東當企業家的舅舅打來電話,叫他去廣東發展。聽到這消息,楊利軍非常高興,并把這件事告訴了在村里任職的父親。

當時,楊利軍父親正和村小學楊校長談事情,聽說此事后,楊校長幾乎是哭訴著說:“學校辦不下去了,交通不便、待遇又低,留不住老師,今天又走了一個,課沒人帶,孩子要放羊了!”

楊利軍父親沉默片刻后,說:“那叫利軍頂上吧。”

“我想去外面的世界闖下。”利軍亮明了自己態度。

“利軍呀,請你看在我這老校長的面子上,來教書吧,救救這些孩子們,不然他們就沒有任何前途。”校長說話的語氣幾乎是哀求。

楊利軍為學生領獎

楊利軍抬頭看了看老校長,見他眼里噙滿淚水,只好點頭同意。

當時,代課老師工資低得可憐,一年才千把塊。但當上老師后,楊利軍和孩子們呆久了,對孩子有了特殊的感情。每當聽見孩子們的一聲問好,或是看見孩子們的一個笑臉,他都感覺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成家后,各項開支捉襟見肘,楊利軍妻子對此有些埋怨。那時,妻子的哥哥曾請楊利軍去幫助管理公司業務,并開出月薪1萬元的高薪。

面對每月1萬元的高薪,楊利軍的確動心過,但想到如果他突然辭職,孩子誰來教?再說孩子們都那么可愛,就像自己的親人一樣,能放手嗎?一番思想斗爭后,楊利軍最終還是選擇了當一名窮“教書匠”。

后來,還有同學邀請楊利軍加盟其企業,帶他一起致富,但都被楊利軍一一謝絕了。

就這樣,在窮鄉僻壤的村小學,楊利軍以一顆堅守的心,于艱難前行中,于一路風雨里唱出一首最動人的歌。


面對落后的成績單

他找病根、尋藥方

并走上教育教學的“振興之路”


此后,楊利軍先后在七里沖、杉木等教學點工作,后調入法隆教學點任教務主任。

鎮里每次統考,法隆片區6個村7個教學點的考試成績都靠后。面對這個成績單,楊利軍都感覺汗顏,心情沉重,常常不禁自問“原因在哪”?

經過一番思考和調研后,楊利軍找到了“布局分散不合理、師資力量薄弱、教育教學方法落后”等幾個癥結所在。病找到了,就要下猛藥根治。

隨后,楊利軍決定實行資源優化組合,撤并六個教學點,成立法隆完小。后找政府、找教育組,他們都同意并支持楊利軍的這個想法。然而,各村委會不同意,理由是孩子們上學路途遠不方便,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對此,楊利軍直陳利弊、曉之以理,并答應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經過楊利軍三番五次地上門做工作,不同意撤并的村委會堡壘被一一攻破,2017年,實現了楊利軍撤點并校、成立完小的想法。

完小成立后,多方籌資購買了一臺校車,用于接送學生。但法隆片六個村比較分散,道路復雜,一臺校車跑不過來,楊利軍便開上自己的小車免費接送學生。幾年下來,楊利軍都不知道為此墊付了多少油費,但他從不放在心上。

楊利軍知道,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教師。所以,楊利軍常告誡老師們:“我們雖然生活在大山里,但也要不斷汲取新知識、新技術,我們培養的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孩子,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讓他們跟上時代步伐。”

時代在進步,學生在成長,對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

要別人做到,楊利軍更明白自己必先做到。通過自學,楊利軍拿到了教師資格證和本科文憑,同時,還主動帶課,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楊利軍上課結構嚴謹,又生動活潑,并探索出啟發式、情感式、情景式、開放式等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校黨日活動

學校現有14位老師,其中5位是聘用老師。他創導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的同時,積極支持老師外出學習、深造。代課教師艾滿定,去北京、武漢學習進修后,教育教學方法靈活得當,成長迅速,成為校教導主任,挑起教育重擔。

楊利軍常對老師說:“對待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和愛護。”

楊利軍對學生常說:“上課時,我們是師生關系;下課后,我們是朋友、是親人,如大家遇到什么問題,隨時找我咨詢。”正因為楊利軍的大力創導和率先垂范,學校已經形成了“親情式”教育教學氛圍。學生身體不適時,老師噓寒問暖;學生有缺點時,老師不歧視不挖苦;學生進步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師愛,煥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你追我趕,不甘落后已蔚然成風。近三年來,學校有5名老師的教育教學論文在省市縣級媒體刊發,6名老師公開課、優質課、觀摩課獲獎,教育教學質量進入全鎮第一方陣。


面對教育教學經費不足

他憑借人格魅力

一筆筆捐款捐從四面八方物紛至沓來


法隆片區7所教學點合并到一起,面臨教學場地不足的問題。楊利軍千方百計爭取到陽新縣教育局支持,終投入項目資金130萬元,建成了建筑面積800平米的三層教學樓。

然而,裝修缺資金、教學設備沒錢買、相關教育教學活動沒錢開展等問題,相繼擺到了楊利軍的面前,但楊利軍堅信“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為此,他想到了同學,一個電話過去,遠在廣東、溫州等地的同學都說“可以,沖你這種工作精神,我們當然要支持你。”

為此,他想到了朋友,一個電話過去,遠在上海、北京等地的朋友都說“行呀,沖你這份辦學干勁,我們當要幫助你。”

為此,他想到了單位,找上門去匯報情況,單位領導下來教學點看后,十分樂意,并滿口答應支持……

就這樣,一批批物資接二連三地從四面八方匯集到了法隆完小。

某校友捐贈價值1.5萬元的路燈,為法隆完小帶來了“一路”光明;同學楊道偉捐贈3萬多元的多媒體設備,大大改善了法隆完小的教學條件;朋友王衛朝捐贈300套“七一”活動服裝,給法隆完小“百年征程、童心向黨”主題教育文藝活動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新華保險黃石分公司送來了立體空調、籃球架等物品;通過其他渠道捐贈的課桌、學習用具、文體用品等物品,更是源源不斷地送到了法隆完小。

或許,這些物品是無言的,但同時是生動的,因為每一件物品都凝聚著一份感情、一份信任和一份支持。

楊利軍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把每一件物品用在最需要地方。正因為楊利軍這種精神,如今的法隆完小面貌煥然一新,呈現在大家眼前的都是潔、綠、亮、美。

楊利軍的同學楊道偉說:“我們相信利軍,他是支真正的蠟燭,點燃自己,更照亮學生。”

正是憑著蠟燭精神和人格魅力,楊利軍充分凝聚人、影響人,才把窮鄉僻壤的一所完小,辦成了一所全縣聞名的學校。

也正是憑著愛心、智慧和汗水,楊利軍把一顆顆文明的種子播撒在陽新山區、庫區貧瘠的土地上,并在他的呵護下發芽、開花、結果。

楊利軍就是那個腳踏實地的播種人,并用滿腔的愛書寫著教育傳奇。(熊源、黃陽、艾滿定)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福利 |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品 | 这里只有精品99久久 | 久久综合丝袜国产 | 婷婷色五月另类综合 | 亚洲AV激情码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