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記者從武漢市生態環境局蔡甸區分局了解到,近日,該局與沉湖濕地管理局聯合對2021“綠盾行動”的整改情況展開核查,所有整改措施均已制定到位,并逐一落實。新近遷飛沉湖濕地的黑鸛則用破紀錄的數量印證了該區持續開展“綠盾行動”的成效。
黑鸛 朱佺瑀攝
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其珍稀程度不亞于大熊貓,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今年10月29日,武漢觀鳥會成員在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黑鸛,共有4只。這是今冬黑鸛首次現身沉湖,比往年的時間要早。隨后,黑鸛不斷飛來。11月16日,共監測到黑鸛22只,打破了近20年來沉湖黑鸛的數量記錄。原紀錄為2010年11月2日監測到的9只。
蔡甸區委相關負責人調研督辦沉湖濕地整改工作
其實,不僅僅是黑鸛,今年入秋后,相繼有青頭潛鴨、烏雕、黃胸鵐(wú)、卷羽鵜鶘等多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飛臨沉湖濕地。
沉湖濕地生物多樣性的增多,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加強濕地管護力度,特別是持續多年開展“綠盾行動”的成果之一。
從2017年始,武漢市蔡甸區生態環境、農業、林業、濕地保護等部門持續開展“綠盾行動”——對有損濕地保護的行為展開檢查和整改。5年間,共查出、整改53個問題,其中突出的問題包括非法養殖等人為活動、占用濕地修建人工設施、水質不達標等。“綠盾行動”將所有問題列入責任清單,一一監督整改,達標后銷號。
蔡甸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主持沉湖濕地整改專題工作會議
蔡甸區實施保護和修復沉湖濕地生態系統行動,先后實施了“三網”拆除、退養還湖(濕)、集鎮及村灣污水集中收集處理、濕地保護與修復等工作,沉湖濕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經過持續、艱難的攻堅,“綠盾行動”成效明顯。目前,沉湖核心區內的養殖活動已全部取締,應拆除的人工設施全部拆除,修復退還濕地1400公頃,水質穩定改善。
拆除沉湖濕地違規建筑
“綠盾行動”還將進一步深入。據了解,蔡甸區相關部門將加強日常巡護和執法,細化管護區域,及時發現、制止違法違規活動。(通訊員李飛、譚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