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磨橋是陽新縣洋港鎮與江西省瑞昌市洪一鄉連接的主要通道,兩省邊界人民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它,感謝公路部門修好橋梁,今后我們出行更安心!”11月15日,黃石市陽新縣洋港鎮下磨村原村支書柯昌銀高興地說。
下磨橋施工現場
據柯昌銀介紹,下磨橋始建于1975年,全長60米,上部結構為現澆板梁,下部結構為重力式墩臺基礎。 2020年7月被洪水沖塌,給當地群眾出行帶來困難。今年5月,被陽新縣交通局列為陽新縣“三年消危”計劃改建橋梁。
下磨橋的“涅槃重生”只是陽新交通運輸局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縮影。陽新交通運輸局綜合計劃股負責人王定志介紹 :“很多農村橋梁大多建于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由于當初設計標準偏低,建筑工藝粗糙,經過二三十年的風吹雨淋,導致橋梁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尤其是許多農村橋梁,在設計之初就沒有加入護欄,或者是沒有將護欄防撞功能考慮在內,使得村民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
今年以來,陽新縣交通運輸部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把農村公路危舊橋梁改造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助推鄉村振興”實踐活動范疇,在扎實做好農村“四好路”的基礎上,通過舉一反三,持續做好其它各類公路橋梁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實保障群眾安全順暢出行。
橋梁梁板預制現場
為此,陽新縣交通運輸局實施普通公路橋梁“三年消危”行動,并成立專班人馬,對陽新縣境內農村公路橋梁進行普查摸底,后經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及專家審核,認定陽新縣四-五類普通公路危橋共計85座,總投資約3.98億元。其中,國省道危橋10座,投資約2.99億元;農村公路危橋75座,投資約0.99億元。
站在剛建好的大橋旁,陽新縣白沙鎮大林村村民羅顯富笑得合不攏嘴:“以前這座橋兩旁的護欄不具備防撞功能,而且建造年代久遠,橋兩邊的鋼筋都裸露在外,私家車過橋都得小心翼翼。現在可好了,橋面重新澆筑了、護欄也重新安裝了、大家出行也順暢了,‘危’橋變‘安心橋’啦!”
作為業主單位,陽新縣交投公司負責普通公路危橋改造項目統一開展建設招投標,并配合陽新縣交通局加快推進公路危橋改造,提高危橋改造施工質量。截至目前,陽新縣已建設完成普通公路危橋21座,在建24座,完成招標30座,累計完成投資2740萬元。
三溪鎮下龍橋樁基施工現場
陽新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陳緒勝表示,一座安全便捷的橋,是群眾的期盼,更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出發點。今年,危舊橋梁改建被列為陽新縣“四大初心”行動,也被列入今年陽新縣政府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以此為契機,陽新縣將不斷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進一步筑牢人民幸福基石,夯實民生基礎保障。(通訊員黃陽、章杰、曹睿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