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記者從武漢市新洲區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上月底,新洲區2021年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共1829戶次,移出508戶次,企業信用修復8戶次;標記經營異常狀態個體工商戶5715戶次,恢復3839戶次;按照司法協助相關要求,累積凍結企業股東股權28人次,解除股權凍結14人次。
知識產權日宣傳培訓活動現場咨詢
近年來,圍繞全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布局,新洲區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責定位、發揮職能作用,建立和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信用監管為基礎,以重點監管為補充的事中事后監管新機制,把握關鍵環節,不斷增強市場主體信用監管力度,推進新洲區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有序進行、不斷深入。
據了解,新洲區市場監管局在做好網絡、微信、媒體和發放宣傳冊等方式進行宣傳年報工作同時,為提高市場主體年度報告公示申報率,還強化“手把手”指導。針對年報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新洲區市場監管局領導班子成員對18個所包片包點,進行督查督辦,幫扶市場主體落實年報公示責任,進一步夯實信用監管基礎。
會同區教育局開展聯合抽查
截至6月30日,新洲全區2020年市場主體年報公示情況顯示,應報企業20976戶,已報19165戶,年報率為91.37%;應報農民專業合作社1147戶,已報942戶,年報率為72.51%;應報個體工商戶53923戶,已報39100戶,報率為82.13%。
為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新洲區市場監管局制定了《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實施意見》,成立了聯席會議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了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聯席會議,印發了工作通知和抽查計劃。
同時,新洲區市場監管局還建立了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制定了抽查實施細則和工作指引,著力完善市場監管部門內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制度,實現全流程整合,形成常態化監管機制;牽頭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會同新洲區應急局、區教育局等26個市場監管領域相關部門印發了聯合抽查事項清單,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分工,推動“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
檢查特種設備
此外,新洲區市場監管局依法依規將吊銷營業執照、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信息推送給相關部門,在市場準入、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予以限制或者禁入,初步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聯合懲戒機制。通過嚴抓風險隱患源頭管控,新洲區市場監管局建立食品藥品監管存在問題清單、問題整改清單、監管責任清單管理機制,以及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一系列風險管控責任鏈,推動落實政府總體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實現了重點監管領域風險可防控、責任可追溯,守住了全年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安全風險的底線,同時推進新洲區在各類食品、藥品、特種設備、重點企業100%建立信用承諾公示制度的落細落實。
據悉,新洲區市場監管局還開展了12315宣傳日、知識產權宣傳周、優化營商環境宣傳等一系列活動,引導新洲區生產經營單位樹立誠信意識、踐行誠信理念,努力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新風尚。(特約記者揭興旺、通訊員羅麗韻)